第一百二十二章 耕战商(2)
作者:
青史尽成灰 更新:2023-02-27 04:08 字数:3239
�”
老百姓一听这话,全都频频点头,给的钱不算少啊,一两银子,咬咬牙,攒几年,说不定也够娶媳妇了。
不过也有人有些怀疑,忍不住问道:“先生,一两银子不少,只是谁都知道这当官的手黑,当军官的手更黑,到手究竟能有多少啊,这心里可没谱啊!”
“哈哈哈,这就是蓟国公高明的地方了,军饷发放不经过各级军官,而是由专门的银号发钱,每个士兵都立一个册子,到月领钱,不愿意领,还能存着,保证安全。再告诉大家伙,士兵最多只能取走一半,剩下的一半必须存着,等到退伍的时候,才能一起领走。如果不幸战死,这笔钱交给家属。这么一来啊,当兵的在军营里头也就不至于胡作非为,把钱都挥霍了!”
“嗯,这个办法好,可是要是钱不够,想多取点怎么办啊?”
“没有个不够的!”说书先生又笑道:“安国军除了发军饷之外,还规定每天每个士兵至少一两肉,一个鸡蛋。常服两件,训练服两件,我就这么和大家伙说,就连厕纸都给发。要是省钱的,饷银都能全部存下来。如果还说钱不够,那恐怕就是不走正路,该打屁股了!”
说书先生一句话,逗得大家伙全都笑了起来。
“真是难为国公爷了,处处替我们着想,我这就让小崽子报名去。”
“别着忙啊!”说书先生笑着叫住了急性子的大汉,又说道:“大家伙听我把话说完了啊,这些还只是军队里头的待遇,还有其他的东西那!”
一听还有好处,老百姓就更热情了,一个个全都聚精会神,听着先生讲解。
“这凡是参军的家庭,都能多领五亩土地,日后要是立功了,也会奖励土地。另外国公爷还说了,以后归德都屯田了,地主士绅也就没有了,那村子里的大事小情归谁管啊,总要有人办事吧。每个田庄选出几个老成持重的人出来,军人家属优先。其他的上学啊,经商啊,务工啊,总而言之,你能想到的,军人都有优待。”
先生说到了这里,忍不住叹口气:“人家都说士农工商,军户都不入流了,可是到了咱们国公爷的治下。军人的地位可就提高了,都快要取代士人了。老夫就是痴长了几岁,要不然我也不再这里耍嘴皮子了,早就去当兵了!”
还没等说书先生感慨完。这些老百姓全都撒腿就跑,不管是家里有合适的年轻人,还是一左一右,亲朋好友,全都争相通知,这样天大的好事要是错过了,那可就赔大发了!
顾振华在军制上面,的确倾注了不少的心思,要保证战斗力,要激励百姓从军。要防止军阀化,保证军令畅通。
在原则上,顾振华是参考秦制,耕战结合,用屯田拴住百姓。进而拴住军队。秦国能以一己之力,横扫六国,这套制度早就证明了威力,其实朱元璋搞得军户制度,也隐隐有秦制的影子,不过老朱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到了顾振华手里,又往前走了更大的一步。他把募兵和指挥分开,新兵首先在新兵营之中,完成三个月的初级训练,掌握了初步技能之后,在配属给军队实习。原则上再学习三个月,一共半年之后。这些新兵才投入正式的战斗序列。
如此一来,军队的招募训练,消耗补充,全都掌握在了顾振华的手上,其他的将领专心负责一摊。谁也别想越权挑战顾振华。
而且新兵的补充形成制度化之后,也彻底杜绝了私兵的问题,明军当中盛行的家丁制度就被顾振华给彻底捏死了。
另外顾振华又引入了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