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体真好(2)
作者:
青史尽成灰 更新:2023-02-27 04:09 字数:3113
br />
顾振华一口气将疑惑简单的回答了一下,在场可没有一个傻子,别看屯田官要学的东西多,看起来没有进士清贵,但是他们绝对敢保证,外面还有无数人在盼着呢。
大明的读书人一辈子就是考试当官,有了这个机会,谁能忍心放过啊!
刚咂摸了圣人微言大义的秦时孝突然站了出来,“国公爷,照您的意思,屯田官和干的就是吏员的活啊,这以后升迁有没有影响啊?”
“哈哈哈,官吏官吏,官和吏都是连着的,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本爵用人,只讲才华,不问出身,干得好,出将入相,干得不好,就算你是状元郎,本爵一样不屑一顾!”
官吏其实在后世统称都是公务员,都是给政府办事的,任何人都要从底层做起,一点点的向上升迁。
可是在明代并不是这么回事,虽然都在衙门办事,可是胥吏只是官员的仆人,大明朝上至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至官员百姓,全都对吏极尽贬低之能事。顾炎武就说过,害民者有三,乡官、生员、胥吏!
老朱这么恨胥吏,也是有原因的,他老人家苦孩子出身,受尽了小吏的欺辱,因此当了皇帝之后,就用严刑治吏。
手下的官员打死了胥吏,老朱还给人家发奖。
这种做法其实从后世的观点来看,完全是缘木求鱼,搞错了方向!
吏员本身执行的是政府权力,要想防止吏员残害百姓,那就应该规范吏员行为,建立严格法度,加强监督,同时要给予吏员升迁的机会,有了奔头,为非作歹的心思也就少了。
可是老朱却贬低胥吏,视之贱民,社会上更是百般看不起他们,稍微有点身份的,都耻于和胥吏联姻。
一群有了点小权利,又被人家看不起,没法升迁的人,他们能干什么,就只剩下捞钱的一个任务,因此明朝的吏治崩坏,官员还是小事,真正麻烦的就是胥吏!
顾振华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畸形的官吏制度,每个官员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了政绩才能升迁。说白了就是打通官吏之间的鸿沟,任何人都要从胥吏干起。
这么做的好处多多,胥吏总比官员多得多,这么一来,录取人数就会大大增加,也给了更多读书人机会,不至于浪费人才。
而且由于读书人的加入,胥吏队伍的素质也会快速提升,有了过硬的行政体系,才能有强大的组织能力。
至于官吏打通之后,更能方便监督,降低贪腐腐败。
不过有些问题也不需要明说,只是一个任人唯才就足够了,这些书生听到了顾振华的话,就毫不犹豫的点头,全都卯足了劲头,关系一辈子荣华富贵的事情,就算再难也要咬牙挺着。
这些书生们恐怕还是人生第一次,排成了整齐的队伍,绕着校场跑圈。常年的读书,已经让不少人的身体格外的虚弱,没跑几圈下来,就呼呼气喘,一颗心都仿佛跳了出来。
“朱兄,你可要加油了啊,这点考验就承受不住了?”
朱成海急忙往旁边一看,只见几个年轻的士兵正站在那里,中间的一个正是吴焕举!
“吴兄,你怎么当兵了啊?”
朱成海差点眼珠子掉了下来,他在屯田官的考试中,没有见到吴焕举和吴凯杰,还以为他们哥们根本不在乎,而是想要考科举呢!可是哪知道竟然跑来当兵了,吴氏兄弟可是有才子神童的名声啊,怎么和大头兵搅在了一起,朱成海只觉得自己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