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鄂虎(2)
作者:秦汉古风      更新:2023-03-08 01:03      字数:5383
�受人奴役。

  就在关内军民争分夺秒争相效命的同时,关彝接到了一封令函。不过,发来令函的不是嗣主刘禅,而是大将军姜维派人从剑阁飞马送来。令函言简意赅,但内容却很明确,姜维在函中严令马邈加强江油戍戒备,严防魏兵从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后方。

  诸葛武侯曾有言,全蜀之防,在于阴平。事实上,大汉的外围防御阵线中,西北以汉中阳平关*、阳安关*和阴平桥头*最为紧要,西南则以永安宫*为首,这数处关隘皆处于咽喉要冲之道,地势易守难攻,若大汉全力防御,魏、吴即便倾举国之力,也绝非轻易可下。即便大汉被迫放弃这两个外围要冲,收缩兵力于腹地防守,以白水关、剑阁、江油戍和巴郡一线各个关隘的天险优势,亦足以阻挡魏吴大军入境。

  关彝读罢令函,暗赞姜维果然思虑精密,不愧为大汉梁柱。但遗憾的是,纵然当年诸葛武侯意识到阴平小道于大汉安危的重要性,但自嗣主刘禅当政以后,却将据守在摩天岭天险的一千人马撤走,否则邓艾岂能如此轻易地成就大功?

  当然,姜维没有想到当邓艾孤军深入大汉后方腹地时,江油戍守将马邈会不战而降,诸葛瞻领命出征,却又优柔寡断畏首不前,未听从黄崇分兵据守涪县各处险要关隘的建议,放任魏军进入成都平原地带,从而导致成都无险可守,直接处于魏军兵锋的压迫之下,并最终在绵竹兵败身亡之后,嗣主刘禅听从谯周之建议,具表投降,大汉就此亡国。

  而姜维更没想到的是,如今据守江油戍的是关彝而非马邈,命运的奇妙安排注定了姜维的担忧不会成为事实,也注定了等待邓艾的将是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和挥之不去的耻辱。

  随后,关彝给姜维回了一封信,简略叙述了江油戍的现状,并提出待打败入境的魏兵之后,随即奏准嗣主挥师北上,增援剑阁,共击钟会。

  次日午时,魏兵终于出现在江油戍下。从城楼上往下看,魏兵虽然大多衣甲不整,形容憔悴,但五千人马分为左中右三列,黑压压地汇集在江油戍下,竟是没有半点杂乱,邓艾精心训练出来的雍凉劲旅果然名不虚传。

  三通鼓罢,魏兵中数员将校策马而出。当先之人,手提长枪,身材高健,年纪六旬有余,半白须发,凛然有威,关彝凭感觉猜测,此人必定便是对抗大将军姜维数十年而不落下风的魏军奇才邓艾了。

  看了半晌,关彝心中大致了然魏兵部署,随即吩咐陈烈守城,自己与鄂虎率血卫出关迎敌。陈烈闻言吃了一惊,慌忙谏阻道:“关将军,魏兵远来,粮草辎重不敷,我等只需固守不出,待魏兵粮尽退兵时再出兵掩杀之,必能大获全胜,何必出城与之对阵,效匹夫之勇,若有疏虞,岂不耽误大事?”

  关彝笑道:“将军之言甚是,但魏兵先锋部队在石门吃了败仗,此番前来必然人人用命,我军正好借此机会杀杀他们的锐气,以免被魏人耻笑我大汉无人。将军放心,我自有计较,将军可紧守关隘便是。”

  陈烈见关彝执意要出关,知道再谏也无法让他改变心意,无奈之下只好打开关门,放关彝等人出城。

  邓艾见关上人马出来,举手将魏兵约退一箭之地,待汉军列阵完毕,方才打马上前叫道:“来将何人,可通姓名!”

  关彝手提大刀缓缓而出,贴身的十八骑血卫亦缓缓策马上前几步,严密注视着对阵魏军的动静,鄂虎则领着其余血卫分列五排严阵以待。

  关彝迎着邓艾迥然有光的眼神,想起几年前初次见到大将军姜维时的情景,心中仍是隐隐有些激动,三国后期两个名动天下的军事奇才都让自己遇到了,不知在今后的军伍生涯中,又将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