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比武(2)
作者:秦汉古风      更新:2023-03-08 01:04      字数:3114
�澄清玉宇,定都洛阳以来,大封功臣宿将,造就了第一批豪门贵族。及至东汉后期,豪门贵族大肆兼并土地,平民百姓大量破产,沦为豪门贵族的家奴。到了汉、魏、吴鼎足而立,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百姓流离失所,进一步失去了进身的平台。

  时下汉、魏、吴三国中,曹魏前期除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外,在用人上还能够保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特色,既得到了世族的支持,也得到了大批庶族子弟和平民百姓的拥护,因而迅速统一了北方,奠定了三分天下占其二的有利局面。但曹丕篡汉之后,采用陈群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却直接使门阀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控制的社会现象。

  反观东吴政权,小霸王孙策起兵时,则完全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才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孙权提领江东之后,治国之策依然是重用江东世族,以此确保孙氏政权的稳定,如著名的江东虞、魏、顾、陆四大家族和吴郡顾、陆、朱、张四大姓,都是孙氏政权的主要支撑力量。这几个世家大族作为东吴的当权阶层,先后产生了大批名臣将相,对东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至于大汉,先期的政权依托主要分为荆州系和益州系,诸葛武侯病逝之后,益州系逐渐繁盛起来,成了大汉朝廷的主要支柱力量,从这点来说,大汉在政权上有别于曹魏和东吴。但不管是昭烈皇帝时期还是嗣主时期,大汉的用人制度都是延续了东汉的传统,即是以出身为排资论辈的首要条件——如昭烈皇帝在建安二十四年秋进位汉中王时,群臣上表庆贺,排名首位的乃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等人,而股肱之臣诸葛武侯、关羽、张飞却只分列第五、第六和第七位,名将赵云、陈到等人甚至没有具名,由此可见大汉门阀等级之风远甚于魏、吴两国。

  诸葛瞻以诸葛武侯的忠孝二字传家,诸葛尚自然深受影响。不过,关彝却不管这些,他虽然弄不清楚自己的来历,但潜意识里对门阀等级制度却是不屑一顾,重用鄂虎,提拔陈烈便是明证。否则,倘若以出身论英雄,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刘秀虽为汉室宗族,但自西汉开国传至他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和平民无异)皆是起于布衣,却又如何说?

  当然,关彝也知道诸葛尚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这话也没必要说给他听。对于关彝而言,在今后的历程中,他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管是时风还是诸葛尚,他都会一视同仁对待,唯一的差别只是在于职责不同,借助也有所不同罢了。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又闲聊了一会,随即各自回房歇息。

  一夜无话。

  次日关彝起了一个大早,刚刚用过早饭,便接到姜维帅府派人传话,说是再有几日便是岁旦佳节,因此传谕众将无须再到帅府议事,且各自谨守职责,不得有误。

  姜维使持节,汉中一应军政事务皆由其一手决断,他既发下令谕,关彝自然无有不遵。再者,战后的各项善后事宜都有专人负责,如此一来关彝倒是闲了下来,想想左右无事,干脆扯上诸葛尚三人连同十八骑血卫出城遛马。

  此后一连几日,关彝只是领着诸葛尚等人在城外遛马,研习武艺,好在一应军情事务皆有陈烈操持,倒是让他省了不少心。

  这一日,关彝又叫上诸葛尚等人出城比试武艺。四人当中,关彝自觉武艺处于中游水准,时风则以轻身功夫见长,攀墙越壁如履平地,但拳脚功夫却是一般,因此武艺上自然属鄂虎和诸葛尚最高。但二人武艺的套路却有所差别,鄂虎天生神力,家传武艺走的是刚猛路线,一杆画戟舞动起来大开大合,有如天雷滚滚,势不可挡。而诸葛尚所学却甚为繁杂,但他天赋异禀,极肯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