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群起而攻之(下午六点加更一章)(2)
作者:
秦汉古风 更新:2023-03-08 01:05 字数:3054
�彝,眼中一亮,奇道:“爱卿不是正在汉中么,几时回的成都?”
关彝看了一眼黄皓,朗声道:“末将奉大将军令,回成都前来见驾,已有数日光景!”
“嗯,爱卿为国建功,多负辛劳,朕必当重赏!”刘禅在前几日的朝上虽然见到了董厥,却并不知道关彝也回到了成都。此时见关彝神色,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转头看了黄皓一眼,却见他垂头侍立,似是没有看到自己看过去的目光。心中顿时没来由地泛起一丝恼怒,冷哼一声,脸色已有不悦。
“不知爱卿所奏何事?”
关彝朗声道:“微臣弹劾黄皓欺君罔上,陷害忠良。延熙十二年,黄皓倚仗陛下宠信,擅权乱政,时有甘陵王刘永,志虑忠纯,一心为国,却不想因而得罪黄皓。为此,黄皓屡向陛下进谗,以致甘陵王十余年不得入朝!此等奸险阴佞小人,不除之不足以正陛下之圣明。”
刘禅并非愚笨之人,至此心中早已明白,黄皓所作所为已然犯了众怒,刘谌、诸葛瞻和关彝等人必是已经谋划已定,欲在今日扳倒他。只是,他没想到关彝竟然会提起刘永并为他说话,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不过,观关彝行为,可知刘谌、诸葛瞻和关彝既然已经连成一气,其盟友只怕远远不止这三人吧?
心中思虑,沉声道:“众位卿家,还有何人有本上奏?”
“陛下,大将军姜维有表上奏!”文武百官闻言转头,见说话的乃是辅国大将军董厥,又听他提到姜维,心思活泛的已然猜到一二分。说话声中,只见董厥手捧奏章,躬身上前两步,沉声道:“微臣手中奏章,乃是大将军集合汉中偏将以上二十余员将军具名所书,请陛下过目!”
刘禅目无表情,从小黄门手中接过董厥递过来的奏章,略略扫了一眼,合起奏章,道:“众位卿家,大将军姜维及汉中二十余员将军联名上表,弹劾中常侍黄皓贻误军机,祸国殃民,众位卿家有何话说?”
文武百官闻言,顿时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出班说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向政见不合的诸葛瞻和姜维必然已经结成了政治同盟,其目的便是合力扳倒黄皓,更别说代表了皇族子弟一系,此前早就向黄皓发难的北地王刘谌也明显站在了诸葛瞻一方。
群臣心中明白,黄皓虽然一向深得嗣主宠信,但自从巫神鬼婆之事后,嗣主对黄皓已然心有芥蒂。再者说,黄皓虽然在朝廷中权势熏天,枝附叶连,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小人得志罢了。真要较量起来,却哪里是刘谌和诸葛瞻等人的对手?说到底,刘谌乃是皇族子弟,诸葛瞻亦是功勋之后,而黄皓纵然一时得志,终究不过是一介阉宦,成不了大气候。
退一步而言,即便刘谌和诸葛瞻等朝廷重臣奈何不了黄皓,但以姜维为代表的二十余员军方将领联名弹劾黄皓,其能量足可移山倒海,翻天覆地。无论如何,嗣主都不得不慎重考虑,否则一旦处置不当,便可能会引发山崩地裂般的震荡。
在此形势下,文武百官心中雪亮,黄皓十有八九躲不过这一劫,因此竟然极为默契地选择了三缄其口。一些平日里与黄皓走得近的朝臣更是心中揣揣,非但不敢站出来为黄皓说话,更有甚者已经在心中暗自敲小鼓,为自己谋取后路。
此时此刻,明哲保身方是上上之策。
黄皓脸如死灰,刘谌和诸葛瞻、姜维、李骧、关彝等人联手,也就意味着刘氏皇族、荆襄系、益州本土派系和昭烈皇帝元老系合流,试问朝廷中谁能与之抗衡?至为关键的是,姜维还联合了在汉中的所有军中将领,要知道这二十余人可是代表了大汉最为精锐的数万兵马,其影响之大,即便是嗣主也不得不忌惮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