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民主还是集 权(2)
作者:
黑椒炒三国 更新:2023-03-27 20:49 字数:3240
�兰人能抢,我们日本为什么不可以?
荷兰在印尼的战舰只有二十多艘,士兵只有一万多人。就算荷兰现在全国动员和日本开战,小日本也不怕他们。
桂太郎马上说道:“我想,我们可以去和杨打鬼接触一下,看看他的诚意。如果他真的愿意和我们共同开发中国的资源,对大日本帝国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北京。
在杨小林继续准备战争的同时,总理内阁终于组成了。这标志着新中国的领导班子已经健全。陈天华出任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副总理黎元洪,唐绍仪。
下设八部,其中东北占了三个部长。北洋也占了三席,南方政府占了两席,司法部部长宋教仁,还有外交部部长孙文。
本来老袁的意思是让孙文先生去修铁路的,可是杨小林却坚决不同意。杨司令认为让孙先生去修铁路真的有点屈才了。孙先生擅长什么?他的优点又是什么?
新中国的局面十分艰难,这个时候外交是一个破冰的过程。外交部长不光需要机智,口才好,更需要那种被人拒绝了一千次也会去努力第一千零一次的精神。还有,外交上面有的时候就需要孙文先生这种不管你信不信,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什么都敢说的人。
孙先生对这个职位也是相当的满意,事先他已经收到袁世凯让他去修铁路的消息了。孙先生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的不痛快总归还是有的。现在忽然改成外交部长,真的一身干劲。
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孙先生在任命下来当天一晚上没睡觉,写出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外交报告出来。在报告里面孙先生大胆的提出了他的交涉计划,他认为中国现在应该走迂回路线,首先寻求和英国的一些盟友建立外交关系,然后寻求打破和大英帝国陷入冰点的局面。
对于外交上面的事情杨司令也不没兴趣去参与,他知道孙文在外交努力中可能会做出一些妥协,只要孙先生能把握住底线,妥协真的也是一种策略吧。
比如他和日本人之间的协议也是一种妥协,为的就是能让中国打开一个生存的空间,这个世界已经是大同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封闭起来发展,真的被封锁了,十年八年后什么都有了那句话是自己安慰自己的。
总理内阁成立的当天全票通过了一个决议,就是目前的中国一切为了战争!
这个决议的通过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关于总理内阁用什么形式来运作,当真是费了一番周折。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总理内阁,它用什么模式来运作决定了日后中国将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陈天华和孙文等人坚持要实行民主的制度,而北洋那帮人和杨度则坚决要求采用中央集权的共和制。
杨皙子在这个时候充当了反对民主的急先锋,在总理内阁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面,当着所有人面把民主批了一个一文不值。
“孙文先生,你口口声声说要民主,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民主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政治制度?”
孙文马上说道:“我可以告诉杨部长,民主是一个社会制度!是一个可以确保我们每一个人权益的社会制度,是一个保障社会基本公平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我们能最有效的保证广大贫苦百姓的利益,是最适合我们目前发展的。”
孙文先生的声音非常大,情绪也很激动,他知道现在不是让步的时候,虽然老袁说集权只是因为现在战争的需要,但是孙文明白,一旦自己让出这一步,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内阁的运作模式就成型了,那个时候再想玩民主绝对不现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