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孙先生的解释(3)
作者:黑椒炒三国      更新:2023-03-27 20:50      字数:3321
sp; 突击队从大青山杀出来,能在短短的两天之内打下武川,除了行动迅速之外最关键的就是火力的强劲。不管是为了保证他们的速度还是为了保证他们的火力。后勤都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坦克,骑兵没有子弹还可以用马刀来战斗。坦克没有了油料,那整个就废了。一点都不能少的。

  给他们运送补给是很不现实的,而杨小林采取的办法是依靠张勋来做这件事情。张勋现在的忠诚已经不用去怀疑了,这小子跟着光绪去蒙古的时候那是看好光绪,认为在俄国人的扶植下光绪肯定能做的比袁世凯强。可是事实证明他下错注了。

  老毛子在前线的失利让张勋非常的惶恐不安,正好这个时候尼雷尔离开了中国,雷振春接手了中国的情报机构,张勋一看这是以前的好兄弟呀,就托人找到雷振春,看看能不能寻一条出路。

  雷振春也够意思,替他在袁世凯面前说了不少好话,加上张勋现在确实有利用价值,老袁大笔一挥亲自给张勋写了一封信,那意思是让他好好干,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这一次突击队出征,张勋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首先俄国人的兵力分布情况都是他提供的,其实就是突击队的战斗补给,全部都是中国先通过秘密的途径送到张勋的手里,然后张勋再把这些物资放在某个兵力薄弱的地方,由当地的蒙古伪军看守。

  只要突击队打下了那个地方,自然就能拿到补给了。

  目前第一批存放物资的地点杨小林已经告诉了吴佩孚,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布鲁,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情况,想来吴佩孚会去那里拿补给的。

  蔡锷的眼睛在武川到布鲁之间来回转了一下,最后点在图盖的位置上面:“这里,应该是这里。”

  杨小林在图盖的位置上看了一会,这里如果打下来,再打下布鲁,俄国人应该会做出非常激烈的反应了。那个时候就意味着贝勒爷可能有了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基零斯基在北京的部队可能会选择撤退。

  杨小林是绝对不会让俄国人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跑掉的,所以他必须做好随时发起攻击的准备。打仗杨司令从来没怕过,可是这一次他的心里真的有些忐忑。

  战斗马上可能就要打响了。而随着部队离开北京,一场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角逐将在北京展开,这用不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