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新的条件(2)
作者:
黑椒炒三国 更新:2023-03-27 20:51 字数:3343
��,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并不是坐在庄家的位置上。
所以为了能让牌局对自己有利一些,一方面他们要限制日本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日本人在这场重新洗牌的布局中给予英国必要的支持。假如中国和日本都站到了大英帝国的对立面,那么丢失的就不仅仅是中国了。
伦敦现在决策就是这样,既要利用日本,也要防着日本。而对中国,让杨小林感觉到意外的是,当他拒绝了英国帮他发展海军的建议,对世界说明中国人在海上只发展近海防御力量的时候,英国人不但没有生气,相反还有一点窃喜。
在这个年代,舰队就是强盗们的手臂,英国之所以站在法国那边要把德国人给干掉,就是因为威廉二世要扩张他的殖民地,因为德国的海上力量发展太快,让英国感觉到了威胁。
中国只发展近海防御?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英国人看来杨打鬼这个强盗显然满足于他现在的成果了。
朱尔典先生找到袁世凯,向中国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建议,中国也别说非要俄国人放下武器才可以停战了,尼古拉二世是个死要面子的人,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他基本上除了那点面子什么都没有了,就别强人所难了。
俄国人归还一八七零年以后从大清朝手里拿去的所有土地,同时由英法出面,以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名义出资两千万英镑,弥补中国在这次战斗中的损失,双方签订和平条约。
条约一旦签订,大英帝国马上和中国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朱尔典还向袁世凯透漏,英国对日本的举动真的有些不安,假如中国能够向英国人表达那么一点点的善意的话,也许双方在更多领域中可以愉快合作。
这个早上对于袁世凯当真是惊喜的,英国人这次开出的条件也确实让袁世凯感觉到自己没有理由不接受了。废除的条约时限延长到一八七零年,这意味着中国不需要通过战斗就能收复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还有那两千万英镑的援助,说是援助,其实就是英国和法国替俄国人支付的战争赔款。说真的朱尔典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老袁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中,半个世纪了。谁向中国支付过赔款呀!
还有就是英国人说的经济上面的合作。其实也这也是英国人不得不放开对中国的封锁了,陈天华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一开始三线发展战略在当时看上去好像是错误。在封锁之下的开放让民族经济遭到了严重的冲击,那个时候南方真的是一片萧条。倒闭的工厂到处都是。
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发展,特别是战场上不断的胜利,南方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那些坚持下来的企业在挺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之后,居然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广州,一家由原先二十几个小作坊合成的布桩在今年把布料卖到了美国,而且垄断了整个南洋的布料生意。让许多日本的织布企业都陷入了要破产的境地。
在上海,原先生产黄包车的工厂倒下了二十多个,其中大部分被洋人买去了,剩下的几个工厂一看形势不对。转头和东北生产自行车的作坊合作,大规模的生产自行车。
和洋人的自行车不一样,现在西方的自行车都是铁的,而他们的车前面是木头的,中间是铁的。后方支架却采用了极为结实的钢管制作,这种自行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代步工具的局限,可以驮很重的货物,两三百多斤没有问题!
自行车骑起来也舒服呀,也不是很贵。一般温饱的家庭都买的起,而且后支架结实,路上碰到一个熟人,咱中国人还客气:“去哪儿?带你一段。”特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