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二十一世纪的感觉(2)
作者:
黑椒炒三国 更新:2023-03-27 20:52 字数:3164
��。杨司令和袁世凯不一样,老袁希望手下的将军能遵从自己的命令,而杨司令更喜欢那种在战场上能有想法的指挥员。
这也是吴佩孚想改换门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到俄国人已经斗志全无,他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步兵,带着一百多辆坦克和两百多辆步兵车独自朝着前方杀了过去。
杨小林这个时候不在指挥部里面,他在看球赛,战场上战斗打响的那一刻。俘虏营里面中国人和俄国人的足球比赛也吹响了口哨声。
运动场并不是太大,和专业的足球场比起来差远了,最少在杨小林的眼里这二十多个在这个场地上抢那一个足球有些拥挤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兴致,好长时间没看球了。他当球迷的年代还是日韩世界的时候,那时候正在当兵,和一帮兄弟看的非常起劲,可惜没见中国队进球。
杨司令当真是履行了竞技体育的精神,不光承诺只要旁观的俄国俘虏不闹事,球场上碰碰撞撞的自己绝不动手。而且在比赛的前几天还给参加比赛的俄国战俘提供了足够的食物,保证他们的体力。
体育和战争是不一样的,战争就要想办法打那些不能还手的人,体育不同,搞那些就失去了意义。
当然,对中国队他也是很重视的,他专门从那批德国士兵中间挑了几个懂足球的出来训练中国队员,杨小林虽然仅仅把这次比赛当做一次娱乐,中国的士兵也就是只进行了半个月的训练,可体育竞技就是这样,不想赢你干脆就不参加。
比赛前他特地问了一下郝福曼,中国士兵水平怎么样了?郝福曼回答的相当自信,说那些教中国士兵踢球的德国人都是德国足球俱乐部出来的,如果是和法国人踢球不敢说,但是踢老毛子,这水平应该够了。
郝福曼还向杨小林建议,他要是真的喜欢足球的话,日后中德双方可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么。这支队伍以后完全可以做出中国国家队的班底。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说自己这些士兵的水平已经达到中国国家队的标准了,杨小林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开赛仅仅两分钟时间,俄国人带球突破一脚凌空抽射就攻破了中国队的大门,中国那守门员就像木桩一样看着那足球从自己身边飞过去没有丝毫的反应。
踢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场上的比分已经是零比三了。
蔡锷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趴在杨小林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司令,吴佩孚渡河成功,他带着装甲部队已经向俄国人的纵深杀过去了。”
杨小林听的一愣,他没有想到吴佩孚这么快就能过去,更没有想到他不按照战前布置等待步兵,而是率装甲部队独自出击。按照杨小林的预想,怎么着也得等自己这场球赛结束可能才有突破的。
蔡锷轻声说道:“要不要让他停下来等等?”
杨小林眉头皱起来想了一下,轻轻的摆手:“不用,你下去吧。”
蔡锷退了下去,他知道杨小林这是默许了吴佩孚的行动,那他就应该马上把战前的部署做出调整,吴佩孚的脚步快了,其他的部队也必须放开一点,哪怕没有战斗的部队也必须加快脚步,让整个战争的节奏都要快起来才可以。
用足球场上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整体的速度,无球跑动是非常必要的。
场上的中国队员好像并不能把他们的勇猛体现在足球场上,那个中国队队长一个人带球勇猛前冲,周围四五个老毛子围追堵截,旁边的中国队员还在那慢慢的走着,那队长极力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