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工业建设(上)(2)
作者:
那年那兔 更新:2023-04-04 20:14 字数:2141
��虽然已经有一个发烟硫酸厂正在建设,但该厂却是以硫磺为原料的,成本高昂不说,而且还得大量外购。胡卫东记得这一带盛产黄铁矿,以此替代硫磺作为制造硫酸的材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但是使用黄铁矿作为原料,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沸腾焙烧技术才行,好在这种技术先进是先进,工艺难度却并不大,历史上50年代中国就能自主研发成功,以巩县兵工厂的条件,加上胡卫东这个“先知”的指导,立刻上马都没有问题。而沸腾焙烧炉除了可以利用黄铁矿等便宜的含硫矿物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之外,对燃料的要求也低得惊人,就连一般情况下几乎没用的煤矸石也能在沸腾炉中充分燃烧,因而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在后来的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沸腾焙烧炉的过程中,胡卫东对于后世流态化技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将其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使得操作连续,生产强化,过程简化,为后来中国化学、石油、冶金、原子能等众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材料工艺因为保密较为容易,使得先进国家可以长时间保持优势,那些后进国家(不包括崛起初期的德国、美国,因为它们的科技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差距只是在经济总量上。)除非获得大面积的技术转让,否则要想在材料方面大幅度、全方位地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唯独材料方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动机不行归根到底也是材料问题),平均有半个世纪的差距,而德国又一直是材料科学的龙头老大,即使是二战之前的德国,在不少方面也都比后来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强,何况56式半自动步枪其实只是二战时期的产品,材质方面不如德国货很正常,当然性价比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