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买飞机()
作者:那年那兔      更新:2023-04-04 20:22      字数:2140
  ps:感谢书友“209707542”的打赏和书者”与“火星撞木星”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结果,引进人才方面苏联的开价倒是不高,在来华工作三年的前提下,平均每个人头也只有000美元左右(不过食宿咱们全包),比从西方国家聘请便宜多了,但问题是苏联自己现在总共也就不到00万个科技专家与高级技工,如果向中国派出20万的话,苏联国内经济的运行乃至国防建设难保不出问题,因此好说歹说也只肯派0万人,因此这2亿美元只花掉一半。

  而购买技术设备就更是顺利,只花了不到亿美元就将咱们需要的技术设备全都入手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胡卫东这两年来的努力,边区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不少领域甚至比西方都强,苏联就更比不上了,而在有无问题解决后,即便要引进,胡卫东也主张尽量从技术水平更高的西方入手,苏联能够让他动心的技术设备本就不多。另一方面,则不得不说苏联这次真是拿出了诚意(注),虽然最顶尖的核心技术还是不愿转让,但是稍次一点的却不但开了绿灯,而且开价相当公道,例如一台公称压力为000吨的自由式水压机只要了500万美元

  这样一来,贷款便多出了亿多美元没花掉,对此胡卫东本来是打算拿去向苏联采购那些中国缺乏的稀有金属。虽然没技术设备那样急需,但也绝对不亏,毕竟本来迟早也需要从外国大量进口

  不过现在胡卫东却改了主意,打算拿出其中一部分直接向苏联采购飞机,以填补苏援航空队与苏联高射炮部队撤离之后、歼-定型服役之前的真空,体会到掌握制空权的痛快之后,没谁愿意回头再过鬼子飞机来了只能东躲西藏的憋屈日子。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苏联的伊-6战斗机经过这一年来的不断改进,性能已经超越了日本的现役飞机,如果还是性能垃圾的早期型i-6战斗机。再配上大部分都没有实战经验的边区飞行员,空战交换比一定很难,中国培养一点飞行员不容易,可经不起这么消耗

  正如胡卫东预料的那样,苏联方面担心过度刺激老蒋,因此不同意出售轰炸机,不过胡卫东本来要买的就只是战斗机,毕竟一来苏式轰炸机性能一般,二来即使买了苏联飞机。中国空军的整体实力依然不能与日本相比,在无法保证制空权的情况下。战斗机的性价比明显更高。

  由于一直以来对飞行员培养的重视,加之这两年来累计有千余名有着飞行经验的华侨青年归国参加了华北航空总队,边区飞行员和飞行学员的总数已经不下三千人,加之贷款余额甚多,因此胡卫东这次的胃口相当大,居然开出了整整000架战斗机的采购大单,而且全都要i6战斗机的最新改型。

  但是苏联人自己现在都没有这么多i6-24(即i6的第24种改型)战斗机,自然不可能同意,经过中方努力交涉。最后毛子同意向赤色党出售该型战斗机200架,并在三个月内交货(苏联次年飞机总产量超过2000架),但是陀螺瞄准具和涡轮增压器交由中方自行添置。另外苏联还向边区提供了600架教练机,以支援赤色党在兰州与迪化各建一个新航校。自此之后,洛阳航校人满为患的现状才得到缓解,同时因为两个新航校距离抗战前线更远一些,相对来说安全性也要好得多。

  这笔交易的总金额虽然高达000万美元。但公正地说毛子的开价还算厚道,因为苏联还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以便维修和更换,再想想抗战之前毛子对赤色党的态度,胡卫东不禁暗自感慨道。“果然还是要有了实力,才能得到尊重啊!”

  老蒋得知后自然暴跳如雷,但苏联现在国力日盛,即使是美英都对其忌惮三分,他自然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吞了,勉强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毛子卖的好歹不是“进攻性武器”

  即使完成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