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2)
作者:那年那兔      更新:2023-04-04 20:26      字数:2014
们是不会后悔的,因为苦的只是后来人),很多本来可以成为科技专家的好苗子因此荒废,这种情况若在这个时空再现,绝对是当年就有过切肤之痛的胡卫东所无法容忍的

  不过胡卫东也并没有搞一刀切,包分配一事学生是可以拒绝的,前提是入学时提出申请,代价是必须放弃补贴和学费免除等一切的福利条件。此外,接受国家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只要不是进了关键部门,工作三年期满后就可以自由跳槽,因此除了那些家庭条件极好的学生,很少有人愿意为了短短三年的自由而放弃就读大学期间的各种待遇

  注1:在这个时空的1957年政策调整、将原有的小中专撤并升级之前,中国大部分的优秀中学生都普遍选择报考小中专而不是高中,因为可以更早地参加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同时因为工龄工资制度的存在,后期的收入也不比大学生差太多,而且本书之中高考是对社会人员开放的,不仅仅只有高中生才能参加(当然,因为社会人员往往难以全心备考,又大多没有受过针对性更强的高中教育,因此高考中难免吃亏一些,但考虑到他们先参加工作这一优势,付出一点代价是应该的。),因此高中的吸引力与小中专相比就差远了

  注2:不及格的课程可以补考,但是标准不得降低,而且每门课程最多只能补考两次,两次都考不过就会被大学开除。理论上被开除了还能再次参加高考,但损失还是很大的,而且大部分人经此挫折之后,都很难再有那个心气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