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熊罴(2)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2023-04-26 00:49      字数:5298
开始正经的询问学问上的难题了??

  虽说跟自己一个儒生询问黄老的思想有些欺人太甚,但是好歹是正经的学术问题,不再是什么孔子胡须好不好看,庄子的老婆跟他有什么仇之类让人血压狂飙的问题了!

  韩婴顿时挺直了身躯,认真的为刘长解释道:“陛下,此静与动,说的都是自然的道理,是讲述了要按着天道的运行来及时的调整政策,就如熊罴,冬日以静,夏日以动...治理国家,就是要找到冬夏之别,黄老最大的优势,就是因时而异,没有什么一定要遵守的旧制...这是他们发展的基本,可这也会变成他们的弱点,因为他们若是待在冬日久矣,就无法察觉到夏日的到来....”

  韩婴认真的进行了学术上的阐述,讲述了黄老与儒家的诸多区别,利与弊之类的,倒是没有加上太多的私货。

  刘长听的也很认真,记下了他的话语。

  “您说的很有道理啊,原来这治理国家就跟当熊罴是一样的啊!”

  “这...这么说也对。”

  “我询问赵国的事情,有三个人,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办法。”

  “太子安认为,赵国的问题是因为当地的大族,需要多迁徙他们的大族,提拔寒门之士,打乱其属,多用他郡之贤,让当地人无法抱成团来蛊惑其王....御史认为当地的问题是因为过去的主张,是思想上的问题,需要派遣一个人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改变....左相认为,赵国都是一帮奸贼,处死五百人以上,则赵国可安。”

  刘长笑呵呵的说道:“您觉得他们说的如何呢?”

  韩婴认真的说道:“陛下既然将臣叫来,那自然是认可御史之言语。”

  “哈哈哈,你们这些治经典的,猜这些事情倒是一猜一个准。”

  “太子安的想法不是治理根本的办法,孔子曾经说:做事只是在表面上,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赵国的传统观念依旧存在,不会因为大族被迁徙就消失。”

  韩婴沉默了片刻,他怎么不知道孔子说过这样的话?

  “陛下说的有理。”

  “而张不疑的想法,太过激进,而且伤亡太大,这是增加矛盾的办法,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老子曾经说:不能杀掉太多的人。”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这次前往赵国,一定会全力而为之。”

  刘长眯着双眼,询问道:“那你准备怎么个全力而为之呢?”

  韩婴深吸了一口气,说起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准备多收当地的士子为弟子,向他们传授忠君之主张,另外,臣要带上自己的弟子们,让他们去给诸多贵人们讲学,在赵国设立几个地方,当众讲学....”

  听着韩婴的想法,刘长却只是摇了摇头。

  韩婴一愣,想了许久,又说道:“那臣便写文章,在每天的赵国报纸上发行,让当地人每日都能看到这些...”

  刘长还是摇了摇头。

  “臣...臣给庙堂群臣讲述经典??”

  韩婴已经有些迟疑了,而刘长却说道:“您说的这些办法,都不是朕所想听到的。”

  “请陛下吩咐,臣该怎么去做呢?”

  “你得去入赵人啊!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