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曹文诏()
作者:燕西风      更新:2024-09-21 01:13      字数:3319
  求推荐、打赏!!!新书期间,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好的话还请支持一下。

  ……………………………………………………………………………………………………

  杨鹤心里很清楚,孟乔芳就算再能敲诈勒索,也不可能在抚宁县这样的小地方弄到一万两银子,五千石粮食。

  杨鹤的本意是震孟乔芳一下,没想到孟乔芳居然只是略作辩驳便答应下来。虽然孟乔芳当时颇有不忿,但是走的时候却非常从容。这份隐忍的工夫,杨鹤自知远远不及。

  更令杨鹤没想到的是,孟乔芳居然真的如数把钱粮送了过来。这一刻,杨鹤已知自己跟孟乔芳结下了深仇。

  当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杨鹤并不后悔,如果事情能够再来一遍,他还会这样做。

  跟他得到的民心相比,得罪一个孟乔芳根本算不了什么。

  作为一名学过中国历史的现代人,杨鹤深知民心的重要性。

  翻开中国的历史课本,大家会发现从秦末开始,就在大篇幅的描写农民起义,基本上历朝历代的中大型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有记载,从陈胜吴广起义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基本上只要学过中国历史,都能掰着指头说出几次农民起义,说出几个起义领导者的名字。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历史课本在叙述完这些起义以后,还会总结成败的经验,比如说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失败,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朱元璋起义为什么能成功,李自成起义为什么能成功等等。如果把这些经验用一个词来表述,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起义能够成功是因为得到了民心,王朝强盛也是因为拥有民心。

  所以杨鹤来到明朝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民心。

  在广宁,他给士兵的家眷发放粮食物资,后来又给士兵的发放银两,回到关内,他给士兵们买地,这一切无不是为了争取民心。

  同样,对付孟乔芳的卫所军,也是为了争取民心。

  其实这时候争取民心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想得到士兵的拥护也非常简单。

  因为这时的老百姓很容易满足。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有一个能维持温饱的家,他们就满足了。而且这时的老百姓非常淳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

  士兵的想法也非常简单,他们并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也不懂什么军人的职责,他们当兵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打仗时跟士兵讲什么国家大义是没用的,但是你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家人就在他们的身后,如果不打退敌人,家人全部都要完蛋,那这些人就会玩命地跟敌人厮杀。

  说白了,士兵的心中只有家,没有国,谁对他们好,谁能让他们养家糊口,他们就给谁卖命。

  杨鹤所做的全都符合士兵的利益,所以他很快便得到了士兵的拥护。

  但是光有拥护是不够的,杨鹤还要让士兵们知道,做他的部下,没有人能欺负得了他们的家人,他要给士兵一种安全感。

  实际上杨鹤本就是利用孟乔芳的卫所军来巩固他在士兵和百姓心中的地位,不然的话,杨鹤不会明知孟乔芳会带兵劫掠百姓,还只派十余名士兵护送。

  只派十余名士兵护送,其实就是引诱卫所军上钩。

  杨鹤的目的达到了,尤其在他下令斩了那些调戏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