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名正言顺(2)
作者:
燕西风 更新:2024-09-21 01:14 字数:3040
这出戏的结局是,盗匪多次抢劫遭遇乡兵之后,便从抚宁县销声匿迹。
不管是真是假。抚宁县的盗匪算是赶跑了,对这个结果抚宁县的士绅还是比较满意的。
出乎杨鹤意料的是,盗匪跑了以后,士绅们依然愿意出钱供养这些乡兵。
杨鹤询问了一下王员外才知,这些士绅们看到乡兵出击时井然有序,且不惧强敌,比他们自己蓄养的家丁不知强了多少。大家一致认为,这些新兵练了不到一个月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要是再练数月便能不逊于正经官军,与其花钱蓄养那些没什么大用的家丁,不如出钱供养这些乡兵。
听了王员外所言,杨鹤不由暗自感叹。
这些士绅显然都不糊涂,可惜这些人想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国家的状况,他们不明白国家要是亡了,他们就会成为建虏的奴隶。
不过在得了袁可立的告诫之后,杨鹤也不想再平添事端,只要这些士绅愿意出钱,杨鹤没必要非得跟这些人讲清楚他们出的钱是捐输还是纳粮。
杨鹤回到抚宁县不数日,忽然接到消息,自己调任兵部职方清吏司辽东兵部分司署主事(正六品),并提举新兵选练,督办军械。
(注:职方司主事共六人,其中一人驻山海关。职方司是兵部最差的部门,出了事,黑锅全是这个部门来背,至于辽东分司署的主事就更不被人待见,这些年辽东净打败仗了,谁都不愿来干这个差事,因此很容易批复下来。)
孙元化被调到辽东兵部分司署任兵部武库清吏司大使(正九品),协助杨鹤督办辽东军械事宜。
接到这个任命杨鹤呆愣了半晌,没想到袁可立还真把自己的任命办下来了。
只是孙元化好像是举人出身吧,怎么才给个正九品的官职?而自己是武人出身,却给了正六品的职务?
不过杨鹤这时也没心思去想这些问题,只要有名义就行了,现在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造枪造炮了,不必再躲躲藏藏了。
得了任命,杨鹤自然要到山海关去报道一下。
对于这个新任命的职方司主事,辽东一众官员显然并不待见。
有消息灵通的早就打听出杨鹤不久前才花钱捐了个监生,然后买了个从七品的中书舍人的官职,现在这个职务不用说肯定也是花钱买的。
本身职方司主事就不是个好差事,加上这些人认定杨鹤是花钱买的官,自然不把杨鹤当回事,因此杨鹤去报道的时候,辽东一众官员只是跟杨鹤打了个招呼,便不再理会于他。
至于杨鹤的主官,兵部尚书、辽东经略张鹤鸣更是推脱身体有病,连见都没见他。
张鹤鸣不见杨鹤,却是正中杨鹤下怀,杨鹤最担心的就是张鹤鸣安排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情让他去做。
现在辽东并无什么军事动向,因此杨鹤这个新扎兵部主事啥事没有,杨鹤在山海关转了一圈,便返回抚宁县。
途径石河军营,杨鹤与黑云鹤和张明先喝了顿酒。
见杨鹤摇身一变成了正六品的文官,偏偏还管着军事,黑云鹤和张明先均是佩服不已,实不知杨鹤是如何运作的。
虽说副总兵和参将的品级远比主事为高,但是武官的地位远不及文官,而且文官晋升的余地要远高于武将。因此虽然职方司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前途确实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