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状堪忧(2)
作者:
大江入海 更新:2024-09-21 17:34 字数:2849
��要经历过三道门才能算是真正的入了行。
这三道门就是,bj学艺,tj练摊,济南踢门槛。
什么时候济南曲艺界的老前辈哪里通过了,你才是真的出师了。经过这些历练,演员们的行活也整的差不多了,此时在给人书、相声,对听众们心理的把握才能更到位,艺术上才能更成熟。
但是现在相声界的演员一旦进入了体制内,这些民间历练自然就没有了。光是舞台上的表演,明显就不接地气,想要听众认可,就有困难。
马春常没想到李飞阳对他们相声界这么了解,忽然想到李飞阳如今的地位,肯定也参加一些曲艺座谈会,对曲艺界的问题有所了解也是正常的事情。
当下苦笑道:“按把相声演员纳入体制剧团里面,对我们相声演员的生存生活是一个好事,但要从相声发展继承上面来,反而有了一些弊端!有些演员进剧团之前,努力练习基本功,努力创作新段子,可是一旦进入体制后,就开始懈怠了。总想着抱着饭碗过日子,当初的锐劲都没了!”
李飞阳笑道:“那是他们没有了饿肚子的风险!”
马春常一愣,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不过又想了想,感觉李飞阳这句话有偏激。
马春常道:“虽然在恶劣生活环境的逼迫下,艺人的技艺与创作能力能够最大的激发出来,但要是天下艺人都是这么一个生活状况的话,估计再过几年,这些技艺就有失传的可能了!条件这么艰苦,若是没有给他们一个生活保障,谁还肯做这一行?”
对这一,李飞阳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时代不同了,受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方向也开始发生变化。老的传统技艺,只要和时代密切相关的一些艺术形式,就得要求新求变,适应现代人的口味才行,不然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
在李飞阳前世,相声整体式微,远远干不过品。
要品演的的是情景剧,取材广泛,创作容易;但是相声也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事,按理创作难度也不应该大于品,可偏偏好的相声段子越来越少,这就不得不让人对相声界的演员们的能力产生质疑。
马春常对于这种状况也是一筹莫展,“相声难,创作新相声更难啊!飞阳,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求到你身上来了!”
李飞阳笑道“马老师,你这句话我可受不起!你这不是求我,您这看得起我,才让我办这件事!”
仔细算了一下时间,李飞阳对马春常道:“马老师,这样,我一个月给你们相声团队一个相声段子,至于谁来演,那就要你们自己来商量着来,谁合适谁来!当然,在此期间,我希望你们内部演职工也多多创作一些新作品。我这只是杯水车薪,救不了大火!”
马春常难以置信道:“一个月一个段子?飞阳,你不是拿我开玩笑吧?”
李飞阳见马春常一脸的惊讶,笑道:“怎么会呢?一个月一个段子,绝不会少。但是得有个期限!”
马春常问道:“多长时间?”
李飞阳道:“二十五年内,我可以稳定的给你们提供段子,过了二十五年后,我便不再涉足相声圈子。”
马春常有奇怪:“为什么要定在二十五年这个时间里?”
李飞阳笑道:“第一个原因是,二十五年后,我的稿费估计你们也付不起了!第二个原因是,二十五年之后,我估计也抽不出时间来创作什么相声段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