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提前定案】(三)(2)
作者:
楚图南 更新:2024-09-21 19:11 字数:3220
��态。
所谓的胡萝卜和大棒一起来。
刘卫忠今年四十七岁,外表显老,肤色微黑,身材普通,头大眼大,最显目的特征是双臂比普通人稍长。
他老家在外省,当年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双双来到白湖扎根。他是出生在白湖,成长在白湖的第二代农场人,对农场有很深的感情。
作为官场中人,他非常清楚,如果必须和周康市领导沟通,就必须要摸清对方的喜好,摸清对方的脾气,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么些年白湖并非一直强势,而是强中带软,软中带硬。比如上任市委书记刘大鹏比较贪财。碰上这样的领导比较好对付,在坚持强度的同时,刘大鹏办小事农场送小礼,办大事送大礼,只要双方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就能皆大欢喜。但是遇到不贪财、不好色的市领导,就相当麻烦。
赵卫国就是这样的领导,农场屡次送礼被他轰出门外,油盐不进,水泼不透。这令刘卫忠殊为头疼。他担心,不定什么时候,赵卫国就会对白湖农场动刀子。
果然,赵卫国代理市委书记没几天,就下达了一纸知,要求农场配合政府,组建太和纺织集团农工贸一体化股份有限公司。
刘卫忠笑了笑,“我本人坚决支持市里的经济工作。但作为农场行政领导,我首先必须为农场职工负责。因此,我有三个问题要咨询各位。”
“一:组建后的集团是以什么样的一众形式存在,集团负责人是什么人?白湖在集团中的位置?”
“二:白湖农场将来有多大的自主权,比如财务和行政是不是受集团公司节制?”
“三:农场职工将来的待遇是什么形式?如果集团公司来采购原棉,资金交易的程序以及价格问题。”
刘卫忠的发言很是犀利,但赵卫国脸上的笑意更浓,他不怕农场开口要权要利益,就怕农场漠不关心。
“刘场长的问题问得很好。我请我们太和集团上市的总设计师,太和厂的郭小洲厂长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听到赵卫国点名,在场的人神色各异。
宋为成又妒又恼。凭什么他这个一把手不发言,却让一个挂职副厂长发言?而且赵卫国明显把郭小洲抬得非常高,居然称他为“总设计师”。
要知道这个名称一旦出炉,而且出自市委书记之口,这意味着将来郭小洲不管到任何地方去工作,太和集团总设计师的荣誉将一直悬挂在他的头顶,一生享用不尽。
严大宽的眸子里投射出一抹精光。他一直百思不解的问题今天终于通透。他之前一直很疑惑,郭小洲作为一名字挂职副厂长,在太和厂投入了如此心血,但很有可能等不到太和上市,郭小洲就得返回原工作单位。这好比一个农民辛辛苦苦耕种了一季,但收获猎食的却是别人。他图什么?
但今天他明白了。郭小洲图谋的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政绩履历。也就是说,他在太和身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永久烙印。
严大宽暗地里扼腕长叹。太和集团将来发展越快,越壮大,郭小洲集团总设计师的荣誉将越辉煌。
卫得柱稍微了解郭小洲在太和厂的功劳,但它还是没想到,这个上市计划的策划着居然是郭小洲。
吉祥织布厂的毛庆军有些暗暗后悔,他觉得自己刚才太轻视了郭小洲。此时心里盘算着,散会后是不是找郭小洲套套交情。因为他敏感地察觉到赵卫国对郭小洲的重视程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