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南烨赐星收黄忠(6)(2)
作者:三卷天书      更新:2024-09-21 22:24      字数:3121
�位名医给黄叙会诊,可是都觉得黄叙命不久矣。先前夸下海口的医者也是院中一位名医,见自己和众位同僚都没办法,也觉得挺对不起黄忠,又感觉黄叙年纪轻轻十分可惜,便将张宁请了过来。

  黄忠初时见张宁是个年轻女医十分不以为然,可是当他知道张宁是交州卫生部长,曾经帮南烨在洛阳救治瘟疫顿时肃然起敬,对张宁和几位医者连连称谢。

  张宁看过黄叙病情之后也直皱眉头,黄叙这病有先天因素,又是复发,确实到了危在旦夕的时候。她寻思片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便问起黄忠张仲景是如何诊治用药。

  黄忠听张宁问起一一道来。张宁一听便知这位张仲景的医术还在自己之上,又听说张仲景当过官,当时就把张宁高兴坏了,她正需要这种精通医术的管理型人才帮自己呢。

  张宁得知张仲景来交州求学却又不再南烨府上的时候,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交州医学院。交州但凡想要学习医术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去医学院学习。就算是到招贤馆中求职的名医,也要到医学院中进修才能上岗。因为南烨不但出资收集了很多祖传秘方在医学院中教授学生,还将很多有毒有害或是迷信无用的方剂从药典中删除,并规定不许医院医生使用。

  黄忠跟着张宁到了医学院一查名录,发现并没有张仲景其人,这可把黄忠急的够呛,张宁却并不着急。她在医院中接触过的名医不知凡几,自然也都知道这些名医不论本事如何,大多自命不凡,有人觉得自己成名已久却在医学院学习丢人,便不用真名。还有些人把到医学院求学当作偷师,担心老师敝帚自珍害怕青出于蓝,自己学不到真本事,也不愿意报上真名。

  就是因为这种人太多了,张宁才不着急,带着黄忠挨间教室去找,这才找到了正在专心上课的张仲景,发现他果然也用了化名。

  张仲景一见黄忠进教室便知道自己再也隐瞒不下去了,也大概猜到了黄忠来意,就起身与黄忠、张宁见礼。班上同学这才知道名医张仲景与自己同班学医,都围上前来互道久仰。班中还有隐姓藏名的学生也都趁此机会报出真名实姓,因为他们进了医学院才发现这里教授医术一视同仁与名气无关。

  互相见礼之后张宁便领着张仲景和黄忠回到了医院。结果张仲景一见黄叙病情也是连连摇头无力回天。

  张仲景的医术的确高超,可是张宁和医院的众多名医也不是吃素的。医院医生都系统学习了南烨收集的各种药方,平日又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医术比起张仲景来也差不到哪儿去。这些名医会诊都没办法,张仲景同样没辙,只能让黄忠准备安排后事,最多只让黄叙再延长月余寿命。

  黄忠闻听张仲景都没办法,当时就一阵绝望,差点晕死过去。张仲景见他如此便劝道:“在医学院墙上有伯喈先生所书的‘医无止境’四字,据说是国师为了鼓励医者进取创新所提。就凭这四字和交州所设的医院、医学院,我便知国师医术仁心皆在我等医者之上,可谓医之大者,已得医道。我等无方可医黄叙,国师或许可以,黄将军何不去求国师?”

  张仲景不知南烨为人,张宁却是知道南烨本事,更知道南烨医术平平,否则当初蔡琰染病,他就不会来找自己求救了。她见黄忠用恳求的眼神望向自己,便对二人道:“我劝你等还是莫要寄希望于法师。以法师胸襟气度,若有治病良方早就交由医学院传授了,又怎会藏私?所以法师心胸虽广,医术比起我等未必高明。”

  黄忠还不死心道:“或许国师术法能救犬子,还请张部长设法让某与国师一见。”

  张宁知道每日要找南烨施法的人如恒河沙数,根本数不过来。她之所以热心帮黄忠其实是为了招揽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