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曹丕继位封三王 南烨出兵入西凉(14(2)
作者:
三卷天书 更新:2024-09-21 22:31 字数:3060
出城,刚断了投降南烨的念头,韦康却降了,还让他做使回书。尹奉感觉老天爷好像在和自己作对一样,万事总不如意。
尹奉左思右想痛定思痛,发现自己的不如意有一大半是因为自己心思左右摇摆所致。细细思量一番之后,尹奉最终决定投效南烨,不再反悔,如此还能得个劝降的功劳,于是拿了韦康降书出城来见南烨。
南烨命尹奉入城劝降本没报多大希望,没想到尹奉竟然拿回了韦康降书,当然这封降书是真是假还有待思量。南烨辨别不出这是不是韦康之计,便将书信交给庞统、贾诩去判断,他能做到的就是判断尹奉是真降还是假降。
看了一眼面前躬身而立的尹奉,南烨道:“次曾且闭上双目放开心胸,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作答便是。”
尹奉投降之初被南烨如此测试过一次,只不过那时他心中小心提防,生怕回答不慎走漏了消息,可是此时他已决心归顺,便再无防范,坦然的闭上双眼等南烨发问。
南烨见尹奉闭目,口中默念道:“控人!”
毫无戒心的尹奉突然感觉头脑一阵迷糊,瞬间失去了意识。南烨见毫无阻碍的控制住了尹奉心中一喜,他上次试探尹奉可没这么顺利。南烨不知尹奉这些日子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能将他上次诈降这次真降,归结为韦康的影响。西凉刺史韦康都降了,尹奉身为校尉跟着投降也就说得通了。
南烨对正在观看降书的贾诩道:“尹奉乃是真降,心中坦荡并无欺诈,文和先生以为韦康如何?”
贾诩知道南烨有不少妙术可以试探人心,便道:“尹奉来降未必是韦康无计,或许是韦康不信尹奉,才未向他诉说机密。”
南烨问道:“那又如何可知韦康真降假降?”
庞统笑道:“这也容易!国师可试探一番,假若韦康真心愿降,定不会拒绝国师之意。”说罢便将试探之法告知南烨。
南烨闻言点头道:“如此甚好!”说完便解除了尹奉的控制。
“次曾睁眼吧!”尹奉也不知南烨问了自己什么,好像自己刚闭上眼睛就听南烨让自己睁眼,于是便张开双目有些疑惑的望向南烨。
南烨对尹奉笑道:“韦刺史诚心归顺,我心甚慰。我欲东门受降,怎奈连日征战城门千疮百孔。次曾且回城告知刺史,我愿先停战遣人修缮城墙城门,将巨石搬离,以示和好之意,而后东门入城。”
尹奉已然诚心归顺,对于南烨所言并无异议,便受命回城告知韦康。韦康亦是真心投降并无其他心思,便让南烨随意行事。于是南烨开始调兵遣将入东门,搬开城墙内外的巨石,又寻工匠修葺城门、城墙。如此一来冀城东门就算落入南烨之手,贾诩、庞统由此判断韦康并无计策,南烨自然放下心来。
冀城之内杨阜府中,姜叙、梁宽、赵衢、赵昂四人正与杨阜密议。只听杨阜道:“南烨诡诈多疑,他有南、北、西三个好门不走偏走东门,是想借机先得东门,令城中失了屏障。巨石运回则是打算战端再起继续攻城。如今南烨计策已成,我等该当如何?”
姜叙皱眉道:“南烨入城已成定局,我等只好假意降之,再作商议。”
梁宽道:“常闻南烨有妙法识人之术,我等诈降万一露出破绽,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网罗?”
赵昂道:“我以为韦康献城而降正是我等良机。南烨若有识人之术,韦康真降,南烨必然不防。我等可各领本部伏兵与街巷,待南烨无备入城四面攻之,只要擒杀南烨,此战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