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南北汉吴成鼎立 四方诸侯拓疆土(4)(2)
作者:三卷天书      更新:2024-09-21 22:34      字数:3033
昔日的洛阳、长安再现繁华。

  有飞鸽传信的便利,交州百官在南烨回来之前就得知了刘协身死的消息。于是南烨一到交州,便有官员上表,请南烨登基为帝。这些人中以审配、陈登、华歆和一群武将为主。另有一派则不赞同南烨称帝,这部分人以田丰、沮授、管宁等人为主。不过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沉默,尤其是南烨身边的重臣,不论是贾诩、郭嘉、庞统、戏志才,还是赵云、黄忠、典韦、甘宁,全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像全都等着南烨一言而决。

  南烨的态度也很奇怪,对于称帝之事不置可否,只是处理着出征时积压下来的政务,与历次出征回来之后没有任何不同。如此一来,不论是揣摩上意请南烨称帝的臣子,还是反对南烨称帝的臣子都安静下来,也学着那些重臣静等南烨吩咐。

  表面上南烨与往日相同,实际上南烨这些日子都快要忙疯了。白天他要处理政务,晚上则要召集戏志才、郭嘉等谋臣商议建国之事。

  刘备、孙权称帝十分容易,他们一个关中王,一个吴王,在领地内本来就与皇帝没什么区别,称帝之后不过改个年号,换个称呼,麾下文武各升一级也就是了。

  南烨建国可就不简单了,他一面要制定宪法控制皇权,另一面还要统一历法、度量衡等等。虽然变法等事南烨一直在做,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有些事必须要在建国的一刻才能做,就比如设计国旗、国徽、国歌……

  当刘备、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交州时,南烨的准备工作也接近尾声。这一夜郭嘉等重臣齐聚在南烨府上,商议着最后的细节。

  全部事项基本敲定之后,戏志才长出了口气道:“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想必明日刘备、孙权称帝的消息就会百官尽知,到时必有人再次上表请国师称帝。”

  南烨闻言笑道:“那我明日正可顺势而为,将建国之事公布于众。”

  贾诩犹豫了一下道:“刘备、孙权皆敢称帝,国师若称帝,百姓绝无非议。国师可再考量一番。”

  南烨摇头道:“今后的皇帝可不再是为所欲为大权独揽,不但要受制于法,还要为天下表率,处处受世人监督。我自由惯了,可受不了这份约束。”

  蔡琰在一旁闻言笑道:“夫君不受这约束,便让子嗣受这约束,还要改做他姓,实在不为人父。”

  南烨闻言不由苦笑,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争着做皇帝,偏偏自己家这几个小子没有一个愿意做皇帝,不是要做科学家,就是要做大将军,还有一个竟然要学甘宁做海盗的。最后南烨只能让甄宓的儿子南懿来做这个皇帝,不是他愿意当这个皇帝,而是他年纪小,还不会发表反对意见。

  次日一早,南烨升殿议事。果然华歆出班奏道:“前日闻山阳公遇刺身亡,我等劝国师早登帝位,以安天下,国师不肯。今日又有人来报,关中王刘备、吴王孙权皆已称帝。此二人德才不及国师尚可自立为帝,国师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尧、虞舜不过如此,岂可落于人后?群臣商议,汉祚已终,国师登基,上合天心,下合民意,还请国师准奏。”

  审配又出班道:“自国师治理交州,百姓安康,万国来朝,嘉禾蔚生,甘露下降,白象、白罴祥瑞之物,皆为国师所用。此是上天示瑞,国师代汉之象也。”

  沮授、田丰等人本不赞成南烨及早称帝,就是担心另外三家因此联合与南烨为敌。可此时刘备、孙权皆已称帝,便是沮授、田丰一干人等也不反对南烨为帝了。

  南烨听完百官奏请之后道:“刘玄德汉室苗裔,孙仲谋玉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