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12)(2)
作者:
三卷天书 更新:2024-09-21 22:36 字数:3025
为使,只说是我将你放回,顺路捎带书信,否则必为孙仲谋所害。”
吴军降卒闻言称是领了书信,连夜奔回吴寨,将贾诩书信呈与孙权、司马懿。孙权肩上带伤,便让司马懿拆书视之。
其书道:“汉国师、大道圣人南烨,致书于吴王孙仲谋,魏都督司马仲达:窃以为将者,能屈能伸,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
你等无学后辈,上逆穹苍,篡国谋反,称帝号于建业,走残兵于五州,水陆困乏,人马猖狂。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仲谋望风而遑遑!我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秦川为平壤,荡吴国作丘荒!你等若敢一战,明日阵上相见。”
孙权、司马懿看罢,不由恨气填胸。孙权双手握拳箭伤开裂道:“南烨欺人太甚,明日定要与之一战。”
司马懿之前胜了甘宁、太史慈一阵,也不信南烨有通天彻地之能,便批回:“来日交锋。”四字,还让那吴军降卒送回。
南烨得了回书重赏降卒,郭嘉、贾诩、陆逊三位军师与众将共商排兵布阵之法,吩咐众人如此这般下去准备,只等天明交战。
次日一早,南烨尽起营中之兵来到兖水之滨。此地一边是河,一边是山,中央平川旷野,好一片战场。两军相迎,以弓箭射住阵角。三通鼓罢,吴、魏阵中门旗开处,孙权、司马懿出马,众将随后而出。
孙权来在阵前,见南烨坐骑白罴,腰悬倚天剑,身穿紫金麒麟铠威风凛凛,于是打马上前道:“我与国师素无仇怨,国师强要相侵,岂是仁义之师?国师何不早回,各守疆界,免致生灵涂炭。”
南烨催白罴上前道:“你等祖先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反为篡逆,岂不自耻?我奉天子之命讨贼,安敢不倾心竭力?”
孙权闻言羞惭满面。若论天下正统,刘备、孙权、南烨虽各有各理,但唯有南烨不曾自己称帝,且国号、年号皆延汉统。只这一条就令天下百姓尊南烨为正统,别说还有报纸炒作。
司马懿见孙权哑然,出马上前道:“国师休要在此逞口舌之利,我与你决一雌雄!你若能胜,我誓不为大将!你若败时,早归故里,我绝不加害。”
郭嘉闻言出马笑道:“司马小儿,国师岂能惧你?你欲斗将?斗兵?还是斗阵法?”
司马懿可不傻,他仔细一想,斗将肯定不如南烨,斗兵也比较悬,唯有斗阵还有些把握。开言道:“先斗阵法如何?”
南烨虽会练兵,可是对阵法并不熟悉,便看向郭嘉问道:“奉孝可有破阵之计?”
郭嘉笑道:“国师不必担忧,庞士元、贾文和皆通奇门遁甲之术,我等时常切磋,量他司马懿奈何不得我。何况阵法精妙,还需士卒精锐方显其威力,有藤甲军在,便是强行破阵也不为难。”
南烨闻言点头,所谓阵法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列队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士卒交战的效率。假如是一对一单挑,什么阵法都无所谓,可是当成千上万的士卒交锋时,阵法的威力便发挥出来。能善用阵法的将帅可以让每一个士卒都在战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善阵法的将帅则只能发挥部分士卒的力量让剩下的士卒打酱油,如此一来善用阵法的将帅就可以在同等兵力下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