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盘玉(2)
作者:
七麒 更新:2024-09-22 01:11 字数:3239
�至会出现有梦魇。影响人的精气神。传说中,为了让仇人永不超生,在仇家刚死后,用玉石塞住人的七孔,利用玉石的通灵及辟邪姓,使灵魂在躯体能无法逃脱,进而使其永世被**,无法投胎转世。久置千年,尸体的精血,和灵魂的怨气,变会被玉石所吸收,血丝直达玉心,形成画里的血玉。因而,血玉会被用来做某种**法事的法器。
这样的玉,很少有人愿意做,因为长期接触陪葬物,免不了要沾染到晦气,只有那些胆大体健的壮年汉子,或是实在缺钱,手紧,不信邪的人,才敢接这单生意。
刘老三在青田县有个铺子,专门做玉石生意,这曰铺子里来了一位年轻公子,捧了个上好的木盒,盒子上面雕龙画凤,甚是名贵,不要说盒子里的东西,就是这盒子都能卖上几十辆银子,这种贵人很少上门,刘老三顿时就打起了精神。
公子身边也没带下人,长身玉立,气质从容,一身白衣也无出奇之处,但裁剪的甚是得体,穿在身上就那么让人看着舒服,想必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俗话说的好,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饭。就是说要三辈子都做官,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吃饭和穿衣,而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和遮身蔽体。刘老三是个生意人,长了一双毒眼,知道这公子是个来历不凡的,急忙殷勤上前。
公子自称姓李,问刘老三能不能盘玉,刘老三自然回答说能,李公子笑着打开盒子,里面静卧着一只玉蝉,玉蝉倒也不大,正面弧形凸起,头部上端刻有两只圆鼓鼓的眼睛,下端刻有鼻孔和嘴巴,两翼合拢紧护腹部,颈部和两翼刻的阳文翼脉长短弯曲自然,两翼边斜磨,翅膀略长于蝉腹,腹部下端以阴文琢刻。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玉蝉可分为三种:一、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二、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三、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玉蝉含义很多,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但李公子盒子中的这块玉蝉,遍体鲜红,似火,似血,带着妖异的色彩,如此完整的红玉,简直是价值连城,刘老三做了一辈子的玉石生意,还从未见过这般玉蝉,声音都有些颤抖道:“公子,可否让我仔细瞧瞧这玉?”
李公子笑道:“找你盘玉,还怕你看?看就是了。”
刘老三接过玉蝉,仔细打量,见玉蝉手工刀法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称“汉八刀”。蝉形比战国时期薄而大,重视玉料选材,玉色以白为上。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挺秀,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线,但都是两线交锋而成。一般说,玉蝉呈平头形的,以西汉早中期的作品为多,圆头形的以西汉中晚期的作品为多。西汉中晚期玉蝉的眼珠多跳出轮廓外。尾部的横线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四至七条为多见,但是最多的有十二道。
这玉蝉是西汉的古物啊。难不成真是整块血玉雕刻成的?刘老三心存疑惑,要知道血玉乃是稀世的珍宝,血玉是指在雪域高原出产有一种红色的玉石,叫贡觉玛之歌,俗称高原血玉,因其色彩殷红而得名。这种石头的记载极少,在史料中,只在吐蕃时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的礼单中有过它的纪录与介绍。”这种玉十分难得;传说中的贡觉玛是当惹雍湖的女神,她住在当惹雍湖心底四四方方的绿宝石宫殿里,宫殿的四面墙有不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