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活在当下()
作者:孙科炎      更新:2024-09-22 02:42      字数:2002
  当下好了,就不要多想其他

  生活中,你常常会面临一些看似难以做出决断的两难选择,假设你花了6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你不仅要来回打车,增加额外的支出,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感冒发烧的风险。可是,如果你不去,你不但损失了60块钱,还会错过一次看那场电影的机会。

  不过如果你深入剖析一下这“两难”:一面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一面是为挽回损失进行的更大的成本投入。相信你就会很容易地做出选择:对于无可挽回的损失,就不值得我们再投入成本。然而,很多人因为怕浪费了买电影票的钱,还是会选择去看那场电影。这种对“浪费”资源的担忧和害怕,在心理学上便是“沉没成本谬误”。

  2005年,李琴将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套房子卖掉了。但不料,卖掉之后,房价以惊人的速度飕飕地往上涨。北五环外的房子都从每平方米3000多元,一路扶摇直上至每平方米八、九千元。看到这形势,李琴暗自算了一笔帐,她那套房子是96平方米,若按现在的行情,直接亏损就是几十万元啊。如果这笔钱属于自己,儿子这十多年的学费岂不不用愁了?

  这么一盘算,李琴别提有多后悔了。不管见了谁,同事也好,朋友也罢,甚至是路边的陌生人,她都会凑上去念叨自己那套房子的事情。她的念叨加上别人的附和,造成的结果便是她的心情每况愈下,直至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晚上的睡眠质量急剧下降,夜夜梦到那套房子,不是梦到房子根本没卖,就是梦到自己将房子现在的主人赶走了,醒来后又会陷入懊恼之中,以致整夜失眠。仅仅半年时间,她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公斤,人也变得憔悴不堪。

  李琴心情郁闷,不是因为她此刻正在经受什么事情的折磨,而是她沉浸在过去一些郁闷的、无法挽回的事情中,或者是将来不能确定的未来、能确定的不利未来而焦虑、忧心。

  如何克服这种“沉没成本谬误”及其所带来的负性情绪?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一语点中要害——活在当下,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当下,是过去与现在的联结点,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呆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你现有的处境、现在的心情。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地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因为当下是最宝贵的事物:首先,因为它是唯一,也是所有你能拥有的。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之中展开的,而这个永恒的当下也是唯一不变的常数。生命就是当下,你的生命从来没有一刻不是在当下,将来也不会有。其次,当下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心智局限的切入点,它让你可以进入无时间性且无形无相的本体范畴。

  卡耐基曾说:“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必将成为今天的最大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那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真正能够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充分汲取当下的力量的人,便能够不为过去所拖累,不为无法挽回的事情而悔恨,不为未来而焦心,将全部身心的能量集中在此时、此刻、此地、此情之上。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他的生命也因此具有了一种强烈的张力与热情洋溢的活力。

  有一个青年特别喜欢收集漂亮的琉璃,一旦碰到样子特别的琉璃,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有一天,他在跳蚤市场上发现了绝无仅有的琉璃貔貅,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