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2)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4-09-22 04:57      字数:7125

  一时间,屋内俱是笑语欢声。

  夏文又在付家住了两日,基本上日日出去吃酒应酬,得意之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慷慨激昂,拉不完的关系交情。待重要的几场酒吃过,夏文便同小姑妈、小姑丈告辞,得带着老婆、妹妹回家,家里定也惦记着呢。付老太太、小夏姑妈都未苦留,均笑,“回家好生乐呵几日。”

  夏文笑,“在家也呆不了几天,已经与几个朋友约好,一道去帝都。明年是大比之年,转眼既到的。”

  小夏姑妈点头笑道,“文哥儿运道起来了,只管去,你姑丈说你文章火侯已到,问题不大。”

  说了一时话,夏文就带着妻子、妹妹正式拜别,小夏姑妈小付姑丈带着三个儿子一直送他们到门口,小夏姑妈很有些不舍,道,“一道住着不觉什么,你们这一走,我心里便空荡荡的。”

  夏文宽慰小姑妈道,“姑妈放心,待去帝都前,我再过来。就是到了帝都,如今信件来往方便,您莫记挂我,我会好好的。”

  “好,好。”

  诸人又说了一席话,小付姑丈道,“去吧,青城县离成都府虽不过大半日马程,也别耽搁太久。什么时候闲了,我送你们姑妈回去瞧瞧也便宜。你们这就启程吧,早些到家,我们也放心。”

  赵长卿听到城中此起彼伏的笛声,皆是一曲《祝青云》,似是为了应喝城中喜悦,冯殷在后面的车内也吹起了笛子,依旧是《祝青云》。青云直上,大约是世间男子共同的志向吧。

  忽又一阵呛人的香火味儿传来,夏文掀帘子瞧一眼便放下了,笑道,“如今这在神仙府还愿的人,烧香烧的跟着了火似的。”今日他懒上一懒,不骑马了,与赵长卿同乘一车。只要彼此在一处,哪怕不说话,夏文都觉着心中满满的欢喜。

  赵长卿笑,“神仙府的香火还是极灵的。”

  夏文笑,“说起《祝青云》来,还有个玉笛的典故,你知道不?”

  赵长卿如何不知,道,“史书上说过,唐神仙首作《祝青云》时,因曲调高昂,一支竹笛吹裂,因此先时只得半曲。凤武皇帝闻知此事,赐了一管玉笛给唐神仙,唐神仙就此完成整曲祝青云。是不是这个典?”

  夏文笑,“那管被凤武皇帝赐给唐神仙的笛子,也有个极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这个,赵长卿却是不知了。

  “那管笛子,就叫青云。”夏文想到一则趣事,笑,“以往有个同窗,家资豪富,得到一管玉笛,上面还有凤武皇帝的落款,便以为是青云,牛吹到了天上,后来拿到学里给山长品鉴。山长就说了一句,‘那笛子名叫青云,却是紫玉所雕,故此史书称紫玉青云,你怎么倒拿一管碧玉长笛来?’我们笑得肚子都疼了。夫子恼他枉念了书,罚了好几日的功课方罢。”

  赵长卿不禁也笑了,道,“这不是被骗惨了。”

  “是啊,那笛子也是极好玉料所雕,但也值不了一千两。他原是想捡个落,不想倒是给人骗了一大笔银钱。被骗些银钱也还好,却又在学里丢了大丑,面子往哪儿搁。”

  赵长卿笑道,“你别总说别人,我就不信你念书时没有糗事发生。”

  “要说有,也只有一件。”夏文笑,“有一次在学里没背好功课,夫子罚我去后山泉里打两罐泉水给他煮茶。那会儿年纪小,不懂水的分别,我想着,水与水还不是一样,就随便就近找了处小河,打了两罐水给先生交差。夫子一尝就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