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4)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4-09-22 04:57      字数:24604
��担心你东西也多,倒叫你受累。”

  袁氏精明依旧,笑,“诶,这能受什么累,无非就是多带几个仆从就是了。反正我们这回跟搬家也差不多,阿唐一个人在帝都,我实在不放心。虽说有大伯照看他,想一想大伯如今也上了年岁,若只叫大伯操心,不是做晚辈的意思。好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我跟他爹就一道陪他去帝都,起码房舍都给他置办好,这才能放心呢。”

  赵老太太笑,“不但房舍要置办好,阿唐年岁也不小了,你们是小长房,就他这一子,亲事也得料理起来了。”

  袁氏笑得欢悦,“姑妈实实说到我的心坎儿上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都是赵老太太带着阖家老小去朱家,如今这转眼间,赵家也出了进士,赵勇的官儿熬到了正五品。而朱家自老太爷、老太太过身后,真正不比从前了。袁氏便也摆不起从前的派头,时常来赵家走动,问侯赵老太太。

  还有赵长卿嫁的那夏家也邪性,前几年还带着罪呢,当初赵长卿嫁给夏文,袁氏都不知她图夏家些什么,结果这夏家,三两年就翻了身,夏文非但得中进士,名次考的还很不错。要早知赵长卿这般旺夫,袁氏真恨自己当初犹豫不决。好在自家儿子也不是不出众,待到了帝都再寻闺秀,想必不会比赵长卿差的。

  赵家也没与袁氏客气,足收拾了半车东西要捎带的,袁氏笑,“姑妈和妹妹只管放心,我是看着长卿长大的,待到了帝都,我们娘俩,也有个说说笑笑的不是。”

  赵老太太笑,“是啊,她嫁就嫁的远,真是见不到摸不着,我这心里没一日不挂念的。你自来有见识,我就把她交给你了。”

  袁氏笑道,“见识不敢说,比她们小孩儿家多活了几年是真的。”又说起赵长卿小时候来,“那会儿我刚过门儿没几年,如今一照镜子,眼角的细纹一簇一簇的,笑都不敢大笑。偏我又是个爱说笑的,后来一想,算了,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管她丑俊呢。”

  大家说说笑笑,无比愉悦。

  及至到了出发之日,送别的人更是不消说,来了上百口子。赵家也去了,凌氏叮咛了苏白好些话。这许多年的相处,要说初时还有些势利心,到后来真如一家人一般,只将苏白当自家子侄待了。

  李百户也在其中,他是苏家在边城唯一的亲人,苏白这次回来,也去过李家两趟。

  大家闹哄哄的说着话,一时朱明堂拱手笑道,“叔伯兄弟、婶子大娘嫂子妹妹们都请回吧,再说下去,就得在这儿过夜了。”

  这是去帝都做官,人们说是难舍,心里是喜悦的,轰然笑了,都道,“他们年岁小,劳你路上多照看。”

  朱明堂笑,“有幸照看进士老爷,某脸上有光。”大家便上马远去了。

  如凌腾、苏白等人都年轻,如今天气不冷不热,便都骑马,路上有说有笑。朱明堂年岁大了,受不了马上颠簸,与妻子一道坐车。忽听得一阵笛声传来,朱明堂道,“谁吹笛呢?”

  袁氏笑,“能有谁,兴许是孩子们呗。”

  哪里有人在马上吹笛,这笛声有些悠远,细听来,正是一曲《祝青云》。陈三郎笑,“这倒是好兆头。”他没考中翰林,这次去帝都是想谋个官位,听得《祝青云》,自然心喜。

  大家纷纷说起笛曲来,唯凌腾心下轻叹,目视前方,一路风尘,奔帝都而去。

  赵蓉在车里坐了一时,收起笛子,便令车夫调转回城了。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