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魂归大秦 公子扶苏(2)
作者:
几字微言 更新:2024-09-22 09:49 字数:3006
�蒙毅眼中的坚毅。这是一个一旦决定绝不悔改的人。让扶苏心中微微一凛,这个蒙毅可不简单。
而另外一位,丞相李斯。则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而根据扶苏所掌握的信息,这位秦帝国的丞相,一举一动皆有章法,尺度把握精准,既不冒犯始皇帝的威严,又保持自己的丞相的尊严。这样的人物,让扶苏压力颇大。
始皇嬴政这时道:“朕信侯生、卢生有加,珍宝美人皆允诺。”说道这里停顿一下,蒙毅还是那样沉默不语,面色不变。而李斯则是微微邹眉,扶苏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只是认真听着。
“朕与此二方士约定仙药之日将近,却不想。竟双双叛逃。朕大恨!尔等以为,此二人该当何罪?“
扶苏心中一颤,知道戏肉来了。
“依秦律:诺而不兑者,当斩。欺君犯上,当枭示众。“李斯为丞相,自然先回答。按照他的意思,依照秦律,许下诺言不能兑现的,需要斩。至于后面一句,欺君犯上是否是秦律中的就不得而知了。
“蒙毅。“
“卢生,侯生自然罪不可恕。丞相所言,微臣以为甚是。然,此二人品格卑劣,与诸生妄言陛下。当严查。“
“善,扶苏。“
“儿臣在。“
“依你,当如何?“
这显然是考校扶苏了。卢生侯生因为始皇帝的宠幸,在诸生中地位颇高。眼见谎言将被戳穿,索性骂一顿始皇帝来博取声名。好让自己逃之夭夭,却给了城中诸生带了泼天的祸事。
所谓诸生,解释起来就有来历了。初统一全国时候,在文化领域上,始皇帝并不想采取强力手段,始皇帝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在政治智慧上是绝对顶尖的。自然不会迷信武力,所以,始皇帝召集天下有学识有名望的知识分子来到咸阳。在六国宫廷和民间搜取了大量古典文献,聘请了七十余位博士。让他们管理这些书籍,为帝国所需要的书籍做出甄选。又诏令两千余名学生在博士手下干活。
这两千余名学生就是所谓诸生,始皇帝对这些人也是十分厚道的。正如他自己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因此,秦政权不仅对7o位博士优礼备加,而且对于诸生也“尊赐之甚厚”。
不过,始皇帝施恩下来,人家未必领情。这些本是东方诸国的知识分子,本着读书人的高傲和矜持,将这些视为理所应当,对秦文化根本看不上眼。在行政权力压迫下来了咸阳,却管不住自己的嘴。时常对始皇帝的政策议论是非,本来也不算错。始皇帝的心胸广大容得下。
但是,事情的展并不按秦始皇的本来设想进行,这些博士和诸生都是旧时代的学者,满脑子都是旧文化和复古思想,认为复古周礼的儒家思想都是好的。所以,他们不但对加强**统治思想没有帮助,反过来对秦始皇的所为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偏生,这时候侯生卢生二人眼见谎言将要破灭在诸生中鼓动,说了什么呢:“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这些都是什么话啊,一堆骂人的话,且不说其中大多不符实际,极端偏见。但偏偏遇上东方诸国的学子,这些都是亡国印象深深不去的人。自然跟着大加议论,三人成虎下,将始皇帝的名声搞臭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