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繁役扰得难安息(2)
作者:
几字微言 更新:2024-09-22 09:52 字数:3206
��国故地了。就是单说为了在一年内为皇帝完成阿房宫的寝宫部分,整个三川郡不知有多少夫妻分隔,甚至因为沉重的劳役让无数个家庭为之破产。
光是为了完成阿房宫就差不多让李由这个三川郡守为之白,要知道,李由可是有丞相老子做靠山的。如此,当然不会有什么人事上的制肘,根本就是这样庞大的工程已经过了百姓能够承受的程度,已经在透支这个国家的未来,身体的精血。而眼下,单以三川郡论,因此大规模抽调民夫劳役造成的农事大伤,绝对侵损到了这片土地元气。
富庶如三川郡都这般摧残得厉害,雁门郡又能好的哪里去?扶苏没来的几年,前任郡守执政时期能力平庸,在豪族势力交错情势复杂的情况下难以应付。自然,雁门郡在大规模劳力被抽调后也并无得力的挽救措施,给扶苏留下的雁门,已经伤到元气。
长城,直道甚至还有朝中敌对大臣奏请的驰道。这些都让扶苏感觉到什么叫做焦头烂额。平日的政务扶苏可以一并都丢给萧何,但这些涉及全盘的事情却要扶苏亲自拍板。这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东西,因为扶苏若想要有个根基之地,雁门就必须好生经营。因此,扶苏也不能一拍屁股就一走了之。前任的郡守可以,扶苏却不能。
好在,因为扶苏的上任,军政两方面大员被抽调使得雁门失去了组织动员民夫继续修建长城的能力。在扶苏未来之前,长城的建设已经中断。可而今扶苏已经来了,又一下子将雁门稳定了下来并且看样子也掌握到了手中。如此,长城的建设就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长城不能建,至少,不能在这要命的时候建立。而且,扶苏也并不支持修建长城。
秦朝并非没有敢战精锐的骑军,秦朝也并不是没有霍去病那种天才的将领。此刻的秦朝只是国内太过动荡,庞大帝国旧有的惯性急需改变,根本更不出手来集中全部精力对付匈奴。
此刻的匈奴远不如汉时强盛。可秦朝此刻也并没有一个安宁稳定的国内环境。帝国的两个拳头被拖在了南北两疆。空虚的腹心又是蠢蠢欲动,甚至连扶苏这等级别的人物到了赵国故地都能感受得到鲜花满锦下已经是烈火烹油的境况。
只有尽快将北疆稳定下来,抽出蒙毅这样一支强大的军团跟随始皇震慑天下才能使得尽管使得腹心安静下来。随后再收回南疆的那个拳头,集合扫平任何一方面的威胁。
但是,无论有多少理由。扶苏都不希望修建长城这么一想庞大的工程来换取北疆的安宁。比起长城建立后到来的安宁,北疆半边国土因为修建长城而付出的鲜血和沉重代价绝对远过所获得的。
所以,扶苏有充足的理由将抽调民夫的公文按下。
可扶苏并不能继续强压多久,因为主持长城的蒙毅。是那个而今秦朝双壁一般的绝世名将。
蒙毅并非是一个传统的武臣。事实上,可以说兼领九原郡守的蒙毅将河套-九原防区经营得可谓是固若金汤的同时也是井井有条。甚至,为了减少对后方供给的压力,早在占领河套的时候,蒙毅就开始进行军屯。同时凑请始皇帝迁移了内地民户三万户。这样的举措几乎一举让九原的综合实力一下子就过了扶苏手下的三郡。
可无论蒙毅有何眼光看得到不修建长城对百姓的好处,他也并不一定会采纳。尽管扶苏和蒙氏兄弟有良好的关系,但并非在利益上有何交结。没有共同的利益,扶苏无法说法蒙毅放弃长城。这是蒙毅提议的举措,是已经进行到最后小半截的庞大工程。无论从蒙毅的战略决策来说,还是从蒙毅政治上利益的选择来说,扶苏都没有把握将蒙毅说服。
萧何的离开丢给了扶苏一个大难题,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