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濒临灭绝的老房子(2)
作者:
空骑 更新:2024-09-22 15:44 字数:3358
�是那种二层楼的砖木结构的民居,走在这巷子里看着两边古朴的老房子,有一种现代和古代的时空错觉。
阳春巷中段的清宁桥,飞架运河两岸连接着阳春巷和下河塘。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清宁桥始建于16世纪末明万历年间。由邯江秦氏家族的秦氏两兄弟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
这阳春巷和下河塘可以说是京杭大运河畔最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阳春巷入口处有一座建于清代晚期的牌坊,上面的“运河古邑”四个字据说是清代崇元县末代县令伊立勋亲笔所书,伊立勋在崇元任县令期间就只留下了这里的“运河古邑”和崇元观外一块太湖石上“公花园”,一共七个字。
“伊立勋此人也算是清末明初的书画名家了。他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其祖父是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民国时期一直在海州寓居以卖字为生。伊立勋的书体篆隶行草都精通,但最为精湛还是汉隶。他的隶书继承其祖遗风,渊雅古朴,意态从容,于严整、简净中显机趣、活泼。着意于形式美感的意趣中,显现笔意的沉郁超拔。抗战期间拒绝与倭寇汉奸同流合污,倒是很有些文人的风骨的。可惜海州沦陷没多久就去世了。”看到这牌坊上已经有些模糊的四个字,淳于清倒是对伊立勋此人颇为了解,立刻就说出了这位末代县令的生平。
时近中午,雷涛就把他们带到了渔家傲用餐。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了,这个时候过了饭点,雷涛他们到了之后,老鱼立刻让人打扫出一个包间。
“你们得亏是现在来,要是再早点,我这里真就没地方了。”老鱼笑着对雷涛说道。
淳于清对于渔家傲的装修也很是喜欢,听说这地方是雷涛设计的,频频点头赞不绝口。雷涛和淳于清聊天的时候,王琛则在一边打电话。雷涛听着他和电话那头通话的意思今天是要来“掏老宅子”。
对于古玩行里的这些门道,雷涛是真不太懂。问了淳于清才知道,这所谓的掏老宅子,最早源于燕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古玩热兴起时,在燕京很多玩家就开始趁着城建进程中老宅子四合院拆迁的时候,去这些地方淘换古玩。
“那时候古玩热才刚开始,大多数人并没有古玩值钱的概念。基本上没人作假,只要找到这些待拆迁的老宅子,趁着房主急于把家里的老旧物件出清,买下这些老物件,基本也不用担心打眼。”淳于清以前曾经在南靖和燕京等地掏过老宅子,他的那点家底都是从那时起攒下来的。
不过现在的老宅子很多时候都会遇到骗子。这些人趁着某地拆迁租下老宅子,然后布置一些高仿品,甚至都能让专家打眼。这主要是因为在掏老宅子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往骗子设局哪方面去想,先入为主就觉得这是人家祖传的,丧失了戒心之后很容易会打眼买到假货。
如今在南靖、海州、燕京等等这些大城市里掏老宅子这项活动已经很少了。一是因为能拆的老房子也大多拆得差不多了。二就是骗子越来越多的缘故。
“邯江这种地方骗子应该要少一些的。而且邯江现在正在搞旧城改造,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啊!”王琛说道这些的时候两眼都冒光。而另一边的淳于清则微笑着摇着头,显然是不太赞同他的说法。
而雷涛的注意力却并没有放在这方面。他是听到说阳春巷要拆迁,这让他很是震惊。邯江作为一个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已形成独特的传统民居风格。
建国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