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四个地宫(3)
作者:
空骑 更新:2024-09-22 15:49 字数:3372
�阻碍都被排除掉了。
“大报恩寺所在的古长干里,从1700多前开始,就是古刹云集之地。历代寺庙兴废无常,塔院建筑早晚叠压,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这里最早供奉舍利的阿育王塔,其历史要从东吴孙权时算起。江南地区最早的佛寺——孙吴建初寺就在古长干里一带诞生的……”杜全秾是研究江南佛教历史的专家,他的论断比较具有权威性。
现在关于大报恩寺考古发掘的事宜南靖市政府委托省文物管理局统筹协调。而省委书记罗中承也特意要求霍明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
这是第五次召开各方面的专家对大报恩寺项目进行论证了。现在的关键问题集中在地宫。
“我认为,大报恩寺所在的位置和建初寺没什么关系。根据文献记载建初寺并不在这里,阿育王塔在越城东边,而建初寺塔则在西北,两寺相隔两三里。因此,建初寺塔和长干寺、大报恩寺,都没什么关系。”南靖大学文博学院的院长姜赞臣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依据史料考证,最早的阿育王塔建于东汉末年,东吴时毁于孙淋执政时的灭佛之举。西晋灭吴后,僧人在原地重建佛寺称长干寺,到东晋中期曾先后各造一塔,成为双塔,仍然叫阿育王塔。梁武帝重修佛塔时曾一度叫阿育王寺。为了修塔,当时发掘了地宫,在深9尺处找到了石函,内有铁函,函内有金棺银椁,发现了佛舍利。梁武帝为之大喜,亲自到寺里礼拜,复建双塔,分别埋入了双塔地宫。
“所以,这一带可能有四个地宫。一个是东汉末年的阿育王塔地宫,一个是这次发掘的金陵长干寺地宫,另一个是双寺双塔的,再加上大报恩寺地宫。”姜赞臣的一番话可谓是语出惊人。这地方竟然有四个地宫。而现在仅仅只发现了一个。这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找到另外三个地宫,这样地下的文物遗存才能确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