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小伙伴(3)
作者:浮游的蜉蝣      更新:2024-09-22 16:47      字数:3263
��言是件很遥远的事情,四十岁以上的,多半都信奉了独身主义,结婚之事那就更遥远了。

  而沈母,三十岁的时候,别说结婚了,连孩子都五岁了。

  至于沈灼,直到二十八岁时,都见天地挥洒青春可劲闹腾,谁都认为他会像大部分职业者一样,几百岁了才考虑结婚问题——当然,作为一个哨兵,受限于狂躁症的威胁,他不太可能像很多天赋者职业者那般作死地独身一辈子。

  结果,也就是在二十八岁这一年,前一天还在没心没肺地聚.众打架呢,后一天就毫无征兆地婚了。虽然这属于不可抗力,不过,也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职业者结婚年龄比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早的事实。

  考虑到这样的家庭影响,沈母觉得二儿子也会早婚,其实是挺有逻辑的。

  “但是三个人青梅竹马,”沈灼说,“你就不怕养出纠结的三角关系吗?”

  沈母:“可是现在又还不能确定小宁的性.向啊。”虽然很多研究都说这是天生的,可它的表现又不像男女性征那么明确,通常要确定起码得等到青春期,要是遇到迟钝点的个体,恋爱都好几回了,才发现自己更偏向哪一种性别的爱人。即使大部分人都是双性恋,可是,同样的,大部分人还是会有所偏向,而不是绝对平分。

  “那种事情无所谓吧?”沈灼咋舌,“又不说小弟一定就会跟这个玩伴恋爱结婚,我们只是在找玩伴,真的不是在相亲啊。你还记不记得你二儿子只有六岁?”

  沈母按了按额角:“你让我再想想,这是非常慎重的事情。”

  趁着沈母在仔细斟酌,沈灼悄悄对沈父说:“这事老妈看来是靠不住了,得靠你了,老爸。按玩伴的标准选,关键是能玩到一起,性向匹配什么的,忽略吧。”

  “我知道。”沈父说,“我在考虑要不是送小宁去少年学校,可是他又偏好自己学,有些排斥少年学校的管束,而且小宁毕竟不算高智商,也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未来职业定位,其实也不太够得上少年学校的录取标准。”

  博雅的少年学校就是专为普通人中的天才儿童成立的,这些小天才要么智商格外高,要么天生在某方面特别有天分,这样的孩子放在普通孩子群中是种耽误,也会被排挤遭遇不好的经历,所以集中起来,既让课程更适合全力发挥他们的能力,也让他们相互作伴。

  不过对少年学校的评价一直两极化,支持的理由如上所说,反对的则称这会进一步割裂这些天才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与生活。毕竟他们总是要毕业的,总是要回归普通社会的,他们最终的工作也总是要与普通人合作的。

  是,这些天才中是有一些研究型的专才,可以一辈子只专注在自己的研究上,不跟外人打交道,可是大部分天才并不是这么极端,他们并不热爱离群索居,他们需要从小适应不那么天才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