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平定天下(2)
作者:
葬魂梅香 更新:2024-09-22 18:36 字数:3513
慕容燕道:“目前,我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还没有具体的章程,所以才说出来,希望大伙儿能群策群力,商议出一个好办法来。不过,此事倒不急马上决定,现在咱们还是以反元为首要之务。大家回去后,都好好想一想,看看具体该怎么做才好。”
杨逍等突然接收了如此惊人的信息,一时都还有些心神不定,便相继告辞而去。
慕容燕今天与杨逍等所说的那些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考量。他很久以前就有了废除皇帝制的想法,原因一方面就向他刚才所说的,一个人能否成为皇帝不看才能,只看出身,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可能长久的留在这个世界。慕容燕早晚有一天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他不可能像这个世界的其他人一样,在这个世界里过一辈子。他在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以后,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不可能留下子嗣,等他长大,再将皇位传给他。而慕容燕在这个世界也没有其他亲属,若他当皇帝,当他离开时,皇位无人继承,势必引起天下的混乱。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在制度上留下解决的方案。
也有人会说,要是这样,那为什么不像原来的历史一样,干脆就让朱元璋做了皇帝。那是因为,在教内威望不足,做不了教主,而他能成事,又借明教之力颇多,所以他为了摆脱明教的影响,事后一定会对明教进行残杀镇压。这一点在原来的历史上已经证实,朱元璋登基之后,下令严禁明教,将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尽加杀害,徐达、蓝田、傅友德等尽遭毒手。
慕容燕做了许久的明教教主,自是不忍心见教中兄弟惨遭杀戮,所以这天下是不能让出去的。
###
平定了张士诚和方国珍后,慕容燕决定起兵北伐,他任命徐达为元帅,常遇春为先锋将军,进军山东。而此时元军的统帅则是汝阳王李察罕。明军此时合二为一,又刚刚战胜了张士诚和方国珍,士气高昂,慕容燕对徐达也是信任有加,将前线的事全权托付。而元军则因为履历败阵有些士气低迷,统帅李察罕也因战功卓越而受到元顺帝的猜忌,虽颇有时局,元顺帝不得不派他领兵。但却有颇多羁縻。兼之徐达的军事才华不弱于李察罕,所以两军交战三个月后,明军大败元军,占居了山东全境。
山东是直隶的最后一道屛壁,明军占领了山东后,就可以直接进攻直隶,进而直上大都。慕容燕得到消息后,决定亲赴前线,主持这灭元的最后一战。而位于后方的应天,则交给了刚刚投奔明军的刘基。慕容燕命他负责北伐大军的后勤。
……
半年后,大都城,只见城头上杀声如雷,箭矢如雨,两只军队正在围绕着城池的归属而进行着激战。
早在五个月前,明军就已经攻到了大都城下,可大都不愧为元廷的都城,明军攻打了五个月,都没有攻下来。但历经五个月的强攻。大都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突然,紧闭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位于城门外的明军高声叫喊着“城破了!”冲进了城门……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历经五个月的奋战。明军终于攻破了大都城。元顺帝逃往漠北,威震世界的元蒙帝国就此覆灭。
灭亡了元朝后,慕容燕在大都宣布正式建国,国号为“明”。改大都为北京,定位都城,改元“慕平”。定明教为国教,并在全国各地修建大光明寺。为了使明教能更为中原人士所接受,慕容燕组织人手,参考释、道、儒三家典籍,开始修改教规、教义,将赤身安葬等不被中原百姓接受的规矩尽数废除,但济世为民等主要宗旨没有变。
慕容燕仔细考量后,借鉴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