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荀郭合谋(2)
作者:笔尖少年      更新:2024-09-23 01:34      字数:5160
��点头,心中所思与郭嘉一样,兵临城下之前,曹军如此布置乃是上策,待敌军至,见敌之变化,在随之变化即可。

  厅外突然又一小将来报:“大帅,骁勇营校尉有请。”

  “吾已知,随后即至。”郭嘉见此,淡淡的点了点头。

  “唉……”荀攸见此,若有所悟,不由轻叹一声。

  郭嘉眉头微皱,不由问道:“公达兄何故叹气?”

  “惜哉大帅之辛劳,殚精竭虑,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荀攸轻叹道。

  郭嘉苦笑一声,摇头不语。

  荀攸见那小将来报,突然知晓了郭嘉小败于孙策的原因。

  曹军突然做大,一下子多了数万大军,但是却没有中层将领与基层官员统帅治理。

  郭嘉麾下能堪重用者仅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或许在算上于禁,李典,不是荀攸心中孤傲,这六位将领此刻虽能一用,却也无法独当一面,不是说这六位将领不行,而是确实没有经验。

  何况这六人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大兵团作战,此时稍显稚嫩,而军中大小事务郭嘉虽然尽量放权,但麾下将领依旧无法决断,这些大小事务还是要郭嘉亲自处理。

  郭嘉不仅要谋划破敌之策,又要统军,还要顾及大局,破城后更需安抚民心,镇压豪强,还有大军攻城器械的筹备与出谋,其繁杂琐事之多,数不胜数,可见郭嘉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

  可以说曹军这六万征东军能有如此成就,皆为郭嘉一人之功。

  “无妨,能者多劳矣,众将士皆为将帅之才,只需稍加历练,日后皆为上将!”郭嘉苦笑一声,虽清楚荀攸之言,却只能苦笑一声,心中更是感慨无数,仿佛只有荀攸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一般。

  虽是如此,郭嘉不知为何,突然怀念起在袁绍麾下为臣的时候,虽然袁绍麾下文臣武将争权不止,明争暗斗更是数不胜数,但真正的人才确实不少。

  而且兴兵打仗之时,分工明确,郭嘉只需静心谋划破敌之策即可,反观此刻曹军,乃是郭嘉已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把数万将士的担子抗起。

  三国时期的名望确实很重要,如袁绍,四世三公,麾下文臣武将多为门生故吏,其中汉朝官员自然居多,而袁绍可以说是世家之首,各路世家也是争相投奔,别的不敢多说,麾下中层人才多如牛毛。

  反观曹军,除去拥有几个顶级牛人外,余者皆是寒门草莽出身,不是说寒门不能出贵子,实在是根基浅薄。

  如曹仁夏侯惇之辈,以前皆是游侠,你让一个游侠突然成长为领兵大将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兵仙韩信,当年也在项羽麾下当了数年的执戟护卫。

  如同孙策,将门之后,自幼在军中长大,若非如此,岂能十七岁便如此厉害。

  先天的环境与教育确实能够左右一个人成长轨迹,比如同样一个五岁的小孩,突然跌倒在地。

  一位母亲这样教育,你瞎啊!走路不长眼睛?

  另一位母亲这样教育,儿子没事吧,哪个王八蛋修的马路,这有个坑也不填上,儿子别哭,妈要知道是谁,妈带你打他去。

  正因如此,同样一个小孩,日后的成就与成长轨迹截然相反,甚至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会大不相同。

  这便是世家之优,寒门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