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三十、英雄之城(4)
作者:黄帝子孙      更新:2024-09-23 02:02      字数:5117
�都县城城西外杨升

  坟对联的川陕公路侧。当时,飞机撒下传单的漫天i道:

  为国捐躯是军人应尽的天职!

  王上将以身殉国是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

  王将军的不畏牺牲是抗战军人的楷模!

  王将军精神不死!

  追悼王上将要坚持长期抗战到底!

  川军要为王上将及全体殉国将士复仇!

  川军应人人开到前线为国献身!

  彻底歼灭倭寇,以慰王上将忠魂!

  ……

  与此同时,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和副校长罗瑞卿致电慰藉赵渭宾家属:

  ‘焦家巷24号赵宅:

  闻赵旅长殉国,特赅词:抗战前锋,民族英雄,赵旅长鲁南喋血,中华旗帜汉家军。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副校长罗瑞卿叩‘(电文无标点,本处根据上下文增加。)

  后来,人们在成都少城公园铸造了王铭章将军的骑马铜像,也在草堂东路成都蜀锦厂附近的桥旁为赵渭宾立了衣冠冢,以表达对这些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1984年,新中国民政部还将王铭章、赵渭宾、邹孟等民族英烈追认为革命烈士。

  当然,首批川军北上抗日时在鲁南战役中英勇奋战地英雄人物。远远不仅仅是22集团41军122师上将代军长王铭章、少将参谋长赵渭宾、124少将参谋长邹绍孟等几位光荣牺牲的将军。

  在滕县保卫战官兵收容地柳兴庄最后清查人数时,22集|:只剩下几百人。其中,364仅剩300余人,366400人;124剩下1千余名45军第127师剩下3余人。17日下午和晚上从滕县城内突围而出的守军官兵,包括受伤的,只有二三千人,而他们之中的很多是被鲁南老乡冒险救出来的。其余绝大多数守城官兵和当地义勇队员都英勇牺牲了。

  孙震在战报中合计,滕县保卫战中阵亡官兵3000人,负伤4000人,其41军占伤亡总数3/4,滕县城防战斗中。

  虽然日军有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强大优势,但在滕县攻坚战和外围战中被手榴弹、枪弹和刺刀打死打伤地官兵总数并不比川军少很多。据统计,约被击毙官佐3200余人,士兵1500人,击伤约5700余人。

  也就在滕县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前后,第二批出川抗战将士又迅速组织起来,从大后方的巴山蜀水冲出夔门,拼搏于抗日怒潮的涛头浪尖。

  据何应钦公布的统计数据,在八年抗战期间,地处大后方的四川全省(含今重庆市),出川抗战将士阵亡2631人。负伤3567人,失踪26之首。

  虽然这些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地川军将士中的绝大多数,都未能在抗日战争的光辉史册中刻下自己的英名,但是,也正是这些赫赫有名的和默默无闻的将士们,用各自的血肉之躯和壮烈事迹,共同铸就了一个彪炳于中华民族抗侵御侮史册的不朽名字——义勇川军。

  这一章基本来自于军史。

  坦率地说,从纯军事角度上讲,笔者不认为滕县战役和台儿庄战役打得像一般史书上宣传的那样很好。而是觉得它们在战略战术上远不如世界游击战争经典的八路军115平型关大捷那样相对智慧、周密和战果卓越。笔者估计,如果当时整个战区地指挥更好。汤恩伯军团能像川军驰援山西和鲁南那样积极抗战,或者像张自忠军增援临那样策略和顽强,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