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四十八、大战之前(2)
作者:
黄帝子孙 更新:2024-09-23 02:02 字数:3790
匪武装,民团还有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数十面国旗在各个阵地上高高的飘扬起来。
鬼子以前修建的城防工事被全面的利用了起来,没有建成、形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已经建成的那就加盖放炮的枕木、钢轨!哪里来?道清铁路不就在旁边嘛!拆了它不就有了!
一天过后,因为城防工事日军本来就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而且城外的支撑点也十分的完备,所以在几万劳动大军的努力下,城外的环形防御体系接近完备。
接下来就开始扩充部队和对撤进城里的部队进行整编,城防司令部下达的征兵命令,被黄佳俊派来的宣传人员在到处散发大声宣读:“家中独子的不要,父子一起上阵,儿子不要。兄弟两人只要一个。其他年纪小于十八岁的不要,年纪超过五十的也不要!”
张灵甫无法只好把自己部队里的老兵派出去整编这些民众。
他却拼命的督促各部加固阵地,准备与鬼子在滑县来一次生死对决。
等到三天过后,在所有滑县县城居民,县城附近村民一起动手的情况下,将近八万人的劳动大军将滑县县城变成了一个十分坚固的堡垒,在鬼子攻击方向上面,容易发起攻击的南门、北门,在环形阵地前足足布置了长达一公里宽五百米纵深的雷场。(这是黄佳俊派出的工兵连长陈景德带着刚刚成立的工兵连,干了整整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将大量的爆炸物设置在鬼子的冲锋路线上。而所有的环形工事都按照黄佳俊学自后世自卫反击时的发明,不但设置了大量的明暗火力点,而且布置了大量的侧打、倒打火力点。中间辅以交通沟连接。这一切的功劳都是新180派出的参谋组干的。这个有经验啊!前几次的战斗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种战
效性!张灵甫刚开始还不放心,后来一看这个自己根啊!干脆放手让这些参谋折腾,只是下令部队必须完全遵守就行了!)
在城外的大量支撑点里面布置了加强火力,但是只安排了人数较少的阻击兵力。每个支撑点都用鬼子留下野战电话线路进行指挥,电话线路深深的埋在地下。
阵地前扫清了所有射界以内的树木、房屋。对所有的地段测定了标尺,设定了射击距离和时间,并且借助鬼子的封锁沟,挖了环绕整个城池外围地反坦克壕。在挖反坦克壕和反步兵壕地时候,那些参谋特别交代了将挖出的泥土堆积在自己的一方而不是两边都堆上。城里星罗棋布地设置了大量的街垒工事,以及墙上。房上。各式各样的工事……
为了弥补对空火力地不足,以及没有制空权劣势,严禁表面阵地上集体行动。高处设置了防空哨。发现敌人飞机就鸣枪警告。
并且针对敌人的空中侦察组织了十余挺轻重机枪对驻石家庄的日军派出的空中侦察的飞机进行了短促密集的对空射击,迫使敌人提高侦察高度,加上对地面目标进行了大量的伪装。进而使无法获得我方的兵力分布情况,以及阵地配置情况。
等阵地基本布置完毕之后,张灵甫下令将部队集合起来。看着浩浩荡荡地部队,让张灵甫是目瞪口呆,短短的时间内居然有了足足五千多人,而且还有边上想混进队列里面却被维护次序的战士强行制止的。一下子这么多人还让张灵甫这个悍将真的是有点不适应,有点手足无措。
但是接下来就是狂喜,也就更加坚定了信心:有这么多地兵力加上足够坚固的防御体系。未必不能让小鬼子吃个大亏,碰个头破血流。
张灵甫在参谋组地建议下将部队全部打散,以原305官为骨干,组建四十二个连,再将三个连建成一个营。这下好了一下就成了编制上拥有一十四个营、一个炮连、一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