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四十九、针锋相对(2)
作者:黄帝子孙      更新:2024-09-23 02:02      字数:3735
br />
  他认为:“我方在徐州一带平原,聚集大军数十万人,正是敌方机械化部队和空军地最好对象”。李从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思想出发,认为在徐州同敌军作阵地相持的消耗战是愚蠢的。指出:“以中队的装备,只可相机利用地形条件,与敌人作运动战”。他为避免重蹈京沪战场地覆辙,提出撤离徐州的意见,而军事委员会中地少数人却陶醉于台儿庄的胜利中。李的意见被否定之后,即部署徐州会战。

  日军在台儿庄战役失败后,尽管日军统帅部硬着头皮说:“这不是一个败仗,只是指挥官地一次小小的失误,第510团的余部不是溃败逃跑,而是做新的战略转移。”但恼羞成怒的日本政府,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表示:日本政府不能蒙受如此羞辱。

  其实,日本天皇原在216日的御前会议上说:“在8月以前绝不向新地区发动进攻。”台儿庄惨败后,日军大本营已经无法再考虑战略上深入与分散的问题了,日军必须立刻设法击败中队,以挽回“皇军无敌”的声誉。日本天皇立即决定:迅速向中国大规模增加兵力,发动更大的进攻,誓报台儿庄惨败之仇。

  日军统帅部深知徐州不可轻取,非调集重兵,四面合围,否则断难打通津浦线4间,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自平、津、晋、绥、苏、一带,纠集了13个精锐师团,约30军队(其中包括矾谷和板两师团从台儿庄撤退后,重新集结,补充休整兵力),并配有各种重武器,飞机数百架,兵分6路对徐州形成大包围,采取南北对进,

  回的战术,企图围歼云集在徐州一带的第5区主力。

  47日,台儿庄战斗刚结束。日军前线指挥官电告大本:区有一股中的强大集团。据可靠情报,该集团约50个师.人。几乎全部为蒋介石的精锐部队。

  陆军统帅部顿时惊喜若狂,认为这是报台儿庄之仇的一次难得的战机。

  杉山元陆相当即向天皇报告,强烈主张发动徐州会战。他说:“对于集中在徐州方面的中予以痛击。可以收到挫伤敌军抗战意志的巨大效果。因而,陆军准备实施对徐州的歼灭作战,由于该敌差不多是中队地精锐主力,并且已经处于孤立状态,我军应不失时机,以大地兵力,以大的规模会战,使之一举彻底歼灭该敌。本职认为。只要达到了歼灭这股敌军的战略企图,就能使武力解决中国事变,促使蒋政权屈服投降,迈出决定性地一步,亦可挽回我军在台儿庄的不良影响。”

  天皇见报。顿时喜出望外,亦认为这是刹住蒋介石正在进行的台儿庄胜利大宣传地嚣张气焰的大好良机。当即定案:围歼徐州中队,并要求:陆军此次进攻,定要取得巨大战果。不使徐州地区50师的中队一人漏网,务求全歼。

  为求速战速决,不失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大本营陆军部于当日向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大将、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下达第84号命令:

  一、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应以有力之一部击破徐州附近之敌,占据兰封以东陇海线以北之地区。

  二、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应以一部占据徐州以南津浦线附近。

  日大本营在动员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的主力投入这场战斗的同时,还下令关东军派军支持。由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与华中派遣军畑俊六大将的官衔相同,谁也不会接受对方的指挥,因此,只有紧急派遣大本营陆军参谋本部地作战部长桥本群少将,率领参谋本部的参谋军官,在济南成立大本营派遣班,组织包括华北与华中日军的参谋军官,进行徐州会战的作战协调工作。

  日军以第16、第144团增援北线的第5第10团,沿津浦路向南推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