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历史密码(2)
作者:楚遗舟      更新:2024-09-23 02:56      字数:2885
msp;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抗战期间,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1941年至1945年,四川征收稻谷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四川献金总额则达5亿多元。

  八年抗战,中国的钱粮支撑,主要靠四川。

  四川还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和人力。

  1945年10月,抗战刚刚胜利,《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感谢四川人民》,其中一段文字感人至深:“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2万5000多人。

  出川抗战的将士中,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另外,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以上。

  中国抗战是正义的战争,必然取得胜利。但是,蒋介石以四川为根本,稳住大后方,使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破产,为中国争取到了时间,从而使得我中华国脉不断,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原因啊!

  第三个例子是国共内战。

  传说抗战结束后,有一位高人给蒋介石算命,对他提出了忠告:“胜不离川,败不离湾。”也就是说如果胜利了只要不离开四川,他就可以维持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但蒋介石太过自信,不听忠告,抗战胜利后即还都南京,而没有在留在四川,所以导致在国共内战中节节败退、失去大陆。后来蒋想起这位高人的忠告,于是精心经营、固守台湾,偏安一隅,在台善终。

  现在撇开那些野史和传言,好好回顾一下历史,从政治层面讲,即使蒋介石抗战胜利后留在四川,踞得天独厚之地利条件,最终也可能会失败,因为他失去了民心。只是,如果仅仅从军事的角度看,那样的话,你认为*三年就能解放全中国吗?只怕内战持续时间要长得多啊。

  刘益州讲了半天,终于讲完了。

  破天荒,这次他非常严肃,甚至没有纠缠林风雨的目光是停留在他身上还是看向了别处。

  林风雨忽然觉得,其实他也挺像一个军人的。那种像,不是笔挺的军装,阳刚的气质,甚至也不是咄咄逼人的气势。

  那是什么呢?

  是对战争的洞察!

  “在中国的战争中,谁占据了四川,谁就立于不败之地!”刘益州站起来喝了口水。

  “这就是历史的密码!”他一字一顿地说。

  “您的意思是,中央对西南地区的军事部署意味着战争即将发生吗?可是,我们西南的防御对象是印度,近期并没有和印度决裂的迹象啊!”

  “你错了,我们的防御对象是一切来犯之敌,比如印度,也比如日本!”

  “日本?日本可能在钓鱼岛滋事,也可能从东南沿海甚至北方海域入侵,但怎么可能从西南入侵?”林风雨猛地站了起来。

  “这个,我也没琢磨透。但是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威胁,是下一场战争的潜在对手,而且,很快会浮上水面的!”

  “头儿,你那个计划现在如何安排?”林风雨想起那个胎死腹中的计划,问道,“白梦楼真的会是大汉奸?”

  刘益州显然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走到窗子边,把窗玻璃当镜子,用小梳子梳理头上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