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要成亲……(6)
作者:散心靓意      更新:2024-09-23 04:11      字数:28984
愿意?这个很难讲清楚,王明宇也没有觉得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王八之气一放,所有人死心塌地。这些都是需要靠手段,需要靠头脑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大家伙都能够升官,李世超等人焉能不效忠与王明宇?可是去了共产党那边呢?国—军在人们的心中是正规军。八路军给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还止步于打打游击。

  土八路土八路,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却是最初的阶段也是这么回事。没粮没饷的八路军如何能够发挥出本身的实力?他们有那个资本跟小日本打大型会战吗?只怕一仗打下来,整个八路军都需要休养生息个几年了。所以八路军或者游击队都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指示,打的是持久战,消耗战。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成效,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这种消耗还是惊人的。

  王明宇记得以前看到过一本书,有一个日本将领回忆中国的游击队时就说过:“游击队战斗力很弱,基本上一个帝国的小队就可以把他们全歼。但是他们占据着天时地利,根本就不找到他们的影子。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几十个士兵死亡或者受伤,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就会发现,一百天呢?一千天呢?这样的消耗其实也是无比巨大的。”

  日军将领的这一席话充分说明了,他对游击队的了解。不过正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力量不断的消耗着日军的战力,日军最终才倒在了中国军民的齐心协力之下。都是国—军不可能胜利,都是八路军游击队也不可能胜利。但是两者配合在一起,最后产生的化学效应使得日军最终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然而这个时候的中国,一切都基本上以国民政府为主导,共产党一方的力量实在是积弱。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日军的话,此刻有没有共产党还另外一说呢。即便是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之间的摩擦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好在中共利用这个时期,很好的得到了休整,不断的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才最终慢慢的茁壮成长起来。

  不过也只有王明宇知道。最终的结局和走势,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民心问题。国民党靠的理论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样的理论在一段时期内是符合中国的标准的。但是符合是一回事,实施是一回事。

  国民政府顶着孙中山这顶大帽子,实际上干的是什么事?他们想要独裁,想要统治。对于有威胁的政党他们的态度不是包容而是迫害,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够让人信服?最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贪墨成风,搜刮民脂民膏,使得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如今大敌当前的话,怎么可能涌现出出这么多捐款捐物的人出来?

  318军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政府的压力,如果说连首都都丢了一次大的胜仗都没有打过的话,那么他们怎么让人信服?用什么样的由头让人捐款捐物?举全国之力是不错,但是也要看你举完之后的成效。所以318军一次又一次的胜仗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提升了国民政府在公众这边的形象。

  可以说318军没有占到国民政府任何的便宜,反而给他们出力。这也是王明宇加入中共的一个困难点。高层是理解,但是下面的人呢?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国—军的中的高级将领、蒋委员长的门生居然要来加入共产党,这不得不让人有所怀疑了。

  其实这一次王明宇过去自然不可能是大张旗鼓的加入,而是仅仅与几位高层会面。如果是在以前的话,一个小小的王团长自然入不得领袖们的法眼。可是现在已经贵为中将的王明宇话语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有人会说中共不会拿有色眼镜看人,但是王明宇不这么想,位置不同说话的分量自然也是不同。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的。

  吴培林敲了敲王明宇的房门,王明宇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