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青牛二角(2)
作者:雪漂      更新:2024-09-23 09:29      字数:3212
��然未曾明言,却肯定心有疑惑,即使是徐寿昌,也提了好几个问题,而他叫陆鸿过来,显然不是为了解释山东之事。

  朝堂之上,清流对洋务派系的官员口诛笔伐,但也同样弹劾了大批的保守派官员,但是在国家大事上,清流中譬如黄体芳、张佩纶、张之洞之流,原本就并非简单做清流大佬的传声筒,否则也不会博得偌大的声望。

  他路过天津,之所以稍作休息,这疲劳其实也是借口,到了这边就派长随持了他的名刺去拜会张佩纶了,以他的观点,这消息显然也必须让掌握国家军力李鸿章知晓,但最适合传递消息的人,无疑就是自己这个挚友张佩纶了。

  张佩纶现在的身份,即便是在淮系中也是颇有分量的,他老婆病故后,娶了李鸿章的小女儿菊藕为妻,现在已经是乘龙快婿外加总督衙门的核心文案,当年以文笔出众得罪翁同龢的李鸿章,现在却用一个前清流干将来执掌自己的文案,这无疑是对张佩纶的非凡信任。

  “陆贤侄,方才我与幼樵(张佩纶字)提及你所听闻的事情,不过,张大人颇有些疑惑,所以招你来问上几句!”黄体芳哈哈一笑,朝着陆鸿解释了两句。

  张佩纶放下酒杯,侧着身子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陆鸿,你向黄公所说的消息,可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或者是佐证嘛?你可知道,这消息关乎国运,关于数万将士的生死?”

  这问题若是昨天来问陆鸿,他还要考虑一下,不过,今天他可是做了不少额外的准备,唯一的问题是,自己做的那些准备,原本打算进京后给翁同龢那老狐狸看的,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张佩纶来……

  略一思考,他就抛出了另外一个甲午战争的结论,当然,他自然是假借某不存在的西方媒体的嘴巴,“张大人,西方各国对于远东的局势其实早有各种预判,不少官方分析人士就持一个观点,大清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矛盾的根源就在于资源!”

  “资源……”张佩纶听到这里,反问了一句,“陆鸿,你的意思是说,日本希望从我国获取各种矿产的出口?”

  陆鸿这会儿所提的,其实是后世一个已经说烂掉的甲午之战起因——经济目的导致战争的爆发,而这显然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原因,“张大人,并非是简单的购买,而是掠夺……日本自明治维新已有30余年,但是连年军费开支巨大,而日本赖以换钱的产业仅有棉纱、缫丝,他们是个弹丸岛国,矿产贫瘠,而兴办洋务,即便是我大清朝,也感觉投入巨大,何况是小日本,我在泰西之时,看到过英国报纸刊登的发行日本国债之事,前10余年,日本据说已经发行海外国债和国内债券4亿五千万日元,偿付这大笔的国债,已经让日本政府财政濒临崩溃!”

  他这番话,一些事来自后世的了解,而其中数据之类,反正也是假托泰西报纸的名义,自然有不少是杜撰或者夸大的部分,要的结果就是能推演出日本开战的必然性!

  果然,张佩纶听到那4亿5千万国债的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而旁边的黄体芳更的倒八字眉也皱了起来,这消息可没听陆鸿说起过,这位还真有些清流当年干将们的风范,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不过,这消息显然也颇有价值……

  张佩纶琢磨了一下,不过显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虽然感到这些消息的重要价值,大清国可没发行过债券,而小小日本竟然发行超过大清国一年税收的惊人债券,这其中目的不得不仔细推敲……

  对于日本国家债券的消息,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大清朝廷不也一直缺银子嘛,不过由于现在向各国银行借款方便,加之,满清朝廷每年收益很稳定,根本无需发行国债,事实上,大清国的官员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