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知州(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2      字数:4112
�了几件事,洛阳进士李霭不信佛,认为它是祸国殃民的宗教,遗害无穷。于是著数千言书,叫灭邪集,号召百姓不要信佛。然后做表率,将佛经缀起来做衾稠被,盖在身上。他是进士,现在进士很少的,一年就中那么几个人,号召力十分大。

  在他带动下,洛阳一些百姓真的不信佛了。洛阳诸寺院大和尚与他论理,又辨不赢,然后急了,打官司打到洛阳府,洛阳官员不知如何处理,上报朝廷,赵匡胤下诏,将李霭决杖,流放沙门岛。

  这件事将宋九吓了一大跳。

  他看过湖南,看过巴蜀,看到好的一面,看到不好的一面。但也看到许多民俗,包括各地百姓胡乱的信仰,一些**祀,甚至用活人来祭祀。原来以为赵匡胤能比较客观的看待鬼神,包括扩建相国寺,只是为了宗教承认他的**。甚至宋九还准备向赵匡胤推荐王充的《订鬼》,以及他的一些其他文章,包括讲解**雷电chao汐的原理。

  有了王充的文章,那么这些物格学不仅是他那个先生爱因斯坦的功劳,也有中国古代先贤的功劳。

  然而考虑到王充一些文章在后世的争议,他没敢说。

  宋九现在十分庆幸,看来不大好说啊,赵匡胤非是不信,是信,只是信得比较理智。甚至扩建相国寺背后如自己开始所猜想的那样,故事多多,没那么简单,否则不会如此从重处理李霭,好歹他是一个进士,看到当初汉肃宗如何对王充的?

  何为沙门岛,又叫杀人岛,在后世烟台北面的海岛上,犯人上去后,九死一生!

  宋九喃喃道:“佛教抬头了。”

  有多危害,现在没有一个人知道,但宋九看过一篇架空小说,将它说得无比的严重,想来也非虚,不然那人不会这么去写。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诏令,接下来几道诏书对百姓都有帮助,禁荆湖诸州造蛊厌,对此宋九在ri记里写了很多字,所谓的养蛊不可能杀人于千里之外,但这些养蛊者为了起恫吓作用,确实施毒害过人。想荆湖不让大家害怕,一是瘴,二是蛊。这两条不去除,北人永远会将湖南视为畏途。又罢光州贡鹰鹞,放养鹰户,可以养,但朝廷不用了,你们自己养自己卖。以前伪蜀所输烦苛,未罢之让诸州长吏便宜除之,减轻巴蜀百姓负担。但对豪强乘机崛起,赵匡胤与吕馀庆一样,还是没有办法。宋九也未听说过相关的诏书。甚至看到江南百姓困苦,打开江禁,允许江南沿江百姓过江樵采贸易,但对商旅仍禁之。这些总体来说,都是仁政。

  有很多百姓称赞赵匡胤。

  然而若按史书对北宋内治的看法,宋九认为还没有做好。

  接着宋九又听到一份诏令,让南唐降将郭延渭代替冯瓒为梓州刺史。

  对这个郭延渭宋九了解得不多,似乎也能打仗。但他弄不懂,冯瓒在梓州做得很好,现在宋军平定铜山余叛也到了关健时候,为何让郭延渭换回冯瓒?

  五月端午就到了。

  宋九邀请契股诸衙内于白玉桥上观龙舟。

  来了许多游客,东水门赛龙舟,自下土桥开始,自白玉桥结束。

  看桥看舟,桥上人早站得水泄不通,游乐场也建设到关健时候,不让百姓进去,以免发生意外。于是只好站在河北,当然,这一天赵承宗与两百多名合伙的衙内又大发一笔。

  龙舟还未到,许多百姓便看着河洲上的建筑,实际在游乐场北面还留着一道让行人漫步的河堤,不过现在施工中,不敢放。各个建筑还没有正式装饰,移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