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求实(下)(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2      字数:4205
��“宋九,这不是说着玩的。”

  “赵相公,这件事谁敢说着玩?不相信,你将我的数据,以及这个说法带下去,让各个官吏仔细察看,看河水含沙量,看两岸土壤构成,测量高度,再认真细想。”

  “王全斌……”

  “陛下,王全斌在巴蜀做的一切,死一千遍也不足惜,按律当斩,就当斩,勿用黄河来找借口,那与汉太子巫蛊案没有区别。律法讲究实事求是,要有证据才能判决。治国更是如此,最重要的就是求实二字。若不求实,言臣会胡乱弹劾,混淆视听,权臣会胡作非为,还能找借口为自己辨解。国家乱矣。”

  大家默默不语,宋九说得很清楚,想杀死王全斌,凭借他的罪行就足够了,不要用天灾来引。实际这很重要,以后司马光就是用天灾干掉王安石的。

  赵匡胤满足了,也知道如何处理王全斌,不过新的问题出来,他迟疑地看着这个模型问:“宋卿,可有治河之策。”

  将宋九改成了宋卿。

  “有一策,但也不是策,关中退耕还林,还要让党项人与吐蕃人退牧还林,使黄河水清,黄河就不会成为危害。”

  “说了也是未说,”赵匡义道。不要党项与吐蕃人,关中现在还是宋朝的大仓库,如何退耕还林?国家能受得起吗?

  “二大王,所以它不是策。而且最困难的还是这个,”宋九撒下了许多泥沙,开始急冲与慢冲,又说道:“大家也看到了,若是水大冲得急,会有部分泥沙冲入大海,若是水慢,河水反而将许多泥沙沉淀下去,也就是不能分水,一旦分水使河水变慢,泥沙沉淀速度更快,更大的灾害便会降临,那是黄河改道……然而束水冲沙,河决的可能姓更加加大。”

  大家半信半疑,可是黄河改道四个字让所有人听得脸色沉重,那非是人为的改道,若是河水自己改道,这一淹,将是多少地区,多少百姓会被淹死?

  宋九说道:“陛下,微臣的任务完成了,微臣要回家。”

  让我看了,我也看了,河水时常出事原因也找到了,如何治河与我无关。

  赵匡胤哭笑不得地挥挥手,让他回去。

  大家伙一起看着这个模型发呆,赵匡胤问:“宋九此言能否成真?”

  那个敢接话?

  赵匡胤揉脑袋,说道:“先下诏以后河汛到来时,时常巡逻,再派官吏巡察河堤薄弱之处,冬闲时加高加厚。”

  下完此诏后又揉脑袋,这个诏书正是宋九最担心的诏书,也就是鲧治水的办法,于是又说道:“则平,你再派人过来,将这个模型放于盘内,摆在中书,派官吏下去察看,将它完缮,然后诸卿群策群力,看看有何良策。”

  赵匡胤让大臣们退下,将赵普留下,问赵普:“则平,你看如何处执王全斌?”

  “但凭官家决定,能杀能留。”

  赵普已经说出他的意思,都在喊杀,他却喊能杀能留,实际就是留。

  “宋九喊杀,是从巴蜀百姓命运出发,群臣喊杀,是因为……”钱帛赵匡胤不想说了,又道:“巴蜀遭遇不幸也遭遇了,杀了于事无补,反而以后诸将以为朕是唐庄宗,王全斌是郭崇韬,不会为朕尽全力。”

  这个郭崇韬就是李存勖手下最牛的猛将,后唐奇袭汴州就是他献策的,梁晋对峙四十年,后唐一战八天灭梁,以此功为佐命功臣第一,赐铁券,恕十死。也就是谋反都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