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会(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3      字数:3335
��绫、罗、纱、縠、绵、布、鞋、席、纸、染料,市舶、权物务、三府公吏。百官掌京朝幕职官奉料、祠祭礼物、诸州驿料。户部五案,户税,上供,修造,曲案,衣粮。

  实际宋九所做的一切,九成都与三司有交接。钢铁是在铁案里,造酒是在曲案里,商税是在商税案里,城郭税也在商税案里,各种器械制造是在修造案里。这也是争来争去,赵匡胤终于将宋九发落到三司的原因。还有开拆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勾当诸司这些辅助或监督机构。实际每一部内部又有理事官员,监督官员,管账官员,自成系统。

  辅助司再执行辅助与监督职能。

  然后就是三司使的事了,诏命来了,如何执行,交与诸部,判官与副使在边上协助。账目由各部清层层清查审核后上报三司使,判官再次协助三司使查看,对疑问账目进行终审。

  这一说宋九就清楚了,也就是经理助理,他担任过,了解……

  敢情这样比喻的。

  也能比,差不多,只是事儿更多些。

  但要看怎么看待,三司使有权过问三部事务,三司判官不行,他只有提出疑问权。实际经过层层审核监督后,到三司使手中基本都没有疑问了。

  一行人来到三司,各回各部,宋九一路好奇宝宝问个不休,各部官员啼笑皆非,但到了三司不在一处,各去各的地方,楚昭辅与王判官、宋九呆的这一处是三司枢纽中心,有几个老练的小吏,将一叠文书交给王判官与宋九。

  宋九翻开看了看,他才来什么也不懂,全部推给王判官说道:“前辈,还是你来,我学习。”

  王判官想了想,最后还是将所有文案接过来,一一观看,都同意了,没有疑问的地方,再交给楚昭辅,楚昭辅翻开再看,甚至宋九怀疑他根本未看,仅是做一个样子,然后盖上大印。

  各个小吏还在继续忙碌,楚昭辅开始与王判官喝茶聊天。宋九说道:“楚司使,我能否到处看一看。”

  “行,刘老刚,带着宋判官走一走。”

  “喏,”一个老吏带着宋九到处看,与三司中心类似,最忙的非是官员,而是各个小吏,宋九还看到他两个学生在忙碌,一个学生伏在案山账海里清算,未注意到他来,另一个学生看到了,宋九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这里不是攀交情的场合。实际不止这两个学生,还有更多,一起发配到三司下属各个机构里面。

  这里仅是三司的大脑,下面还有更多部门,包括各个场务,矿坑,榷场,然而职能很模糊,有的各州刺史也能参与进去,这种层层架空与模糊也是宋朝官制一大特色,不然都不会出现两大冗,冗官冗政!

  走了一圈,对三司有一个大约了解,宋九说道:“楚司使,能否让我看一看卷宗?”

  “行,看吧,”楚昭辅正在与王判官谈一个勾栏里的行首如何出色,随意地挥手说道。宋九翻看,小吏送上午饭,也就是早饭,一般各部司是十一钟开早饭,也就是午饭了。平时不上早朝,各个官员都有准备,早上买一点早点吃下,再来各部当值。若是早朝,那么起早一点,不然饿到中午人无法承受。宋九这次有些亏,什么也不懂,结果饿着,狼吞虎咽将一顿饭吃下去。然后继续翻看,看到很多,包括今年九月底前的课铁总量,十月的还没有报上来。九个月课铁达到六百多万斤,宋九看后心道,难怪自己用了那么多钢铁,没有一个大臣说闲话。又看到一份机密文件,御史台让三司协助查王全斌贪污案,坊间传出是六十多万,这里清楚查出来,不用贪墨这一词,而用了取受,隐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