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国舅(上)(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3      字数:4348
��,开始有了一些教育基础,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学到一些知识,可想他们的天赋,说不定都有后来居上可能。这就是宋九的选生之术。

  择生时间不快,分批来的,先是河中,后是河北,再就是京城其他诸坊贫困子,然后是各州县贫困子弟,最后才是不限户籍户等的考核。

  宋九这次招生招得多,若包括那十六人,也是让人感到很好笑的十六人,四千多人才录用了十六个人,比例差不多几乎达了三百比一,一共有二百六十六个学子。

  朝廷希望宋九多招,各个商人同样希望宋九多招。但这么多学生来了,问题可不少。

  宋九先来到开封县衙,找到吕端,说道:“吕知县,我有一件事要拜托你帮忙。”

  “九郎,何事?”

  “这次学舍招收外坊与外地的贫困学子一共七十人。”

  “我听说了,是一件好事。”

  “但有问题,钱帛,我那一顿晚饭你也是知道的,说收二十文,二十五文的,实际亏大了。”

  “别叫苦,我上次去顺店吃了一顿饭,花了我二百多贯,你还没有请我。”

  “公归公,私归私,我再说早餐费用,又要几文钱,艰苦一点,两人合租赁一间民房,也要付一些钱,再加上其他的用费,一个月算下来,最少要花一千五百文钱左右。说是一年,实际那一次都不止一年。对于他们家庭来说,承负太困难。”

  “就是七十名学子,对于你来说,还有什么困难的?”

  “是没什么困难的,我印书就软贴了四千多缗钱,养七十个学子还养不起吗?关健是我能养得起,但敢不敢养?”

  “这倒也是,你为何不上奏?况且你本来就是三司官员。”

  “正是因为现在学舍是我主持的,我又是三司官员,所以不能说。这才拜托吕知县。”

  “这……”

  “吕知县,实际我继续在软贴,这么多学子要管晚饭,李妈妈在顺店帮忙,不能全靠她,家中还有一些女子,翠儿、朱家与杨家的大娘子,青衣母亲,勉强能忙得过来,我不说伙食软贴,这些女子在忙碌,难道我不发薪酬。这些贴在暗处,贴多少都没钱。但不能贴在明处。富家子我不管了,软贴一点吧,食住用穿与我无关,然而这些贫困学子多是将为朝廷所用。非是我的人,是朝廷的人。”

  “九郎,不要说大道理,难道需要这么担心吗?”

  宋九盯着吕端看,因为受某个伟人的影响,他对吕端无限的崇拜,他也身在局中看不出来?索姓直接说出:“吕知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富与贵也不可兼得,况且大富大贵,说实话,我也想有钱,至少试验就需要大量钱帛。但手中的钱太多,会有人眼红。这个钱太多了,官就不能升得快。可官又升得快,吕知县,你说需不需要担心。高处不胜寒哪。”

  “九郎,有赵相公在前面顶着。”

  “吕知县,谁能与赵相公相比?”宋九道,来到三司,才知道赵玭与赵普之间的矛盾,赵玭看不惯赵普的专权,于是处处与赵普抗拒,然后直接对赵匡胤说,赵普做木材生意,赵匡胤连王仁赡在益州抢了人家的小老婆都知道,况且赵普木材生意做得这么大,难道不知道?赵玭又说,他不但做木材生意,第一不交税,这就是宋九的用意,官员想做生意,本来就是极不公平的生意,例如宋九河洲生意公平吗?也不公平,想要什么人,无论管事,勾当人这样的高级人员,或者各行大匠,大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