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佘太君(上)(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3      字数:4537
个哥哥也不放过我。但也不要听你母亲的话,偶尔出来走一走,对身体有好处。呆在家里不动,缺少锻炼,对身体健康没有利,”宋九忽然想到她未来那个短命的妹妹,大宋的皇后,说道。

  “嗯,你下去也要注意自己。”

  一行七人上马飞奔。

  这七人只有宋九拿到出差费,其他都是宋九掏腰包的。

  先看牧监。

  此时与彼时不同,彼时宋九挂着巡察使的身份下去看,也没有官员真当成一回事。这一回没有挂着巡察使身份看,各州县官员没有一个敢慢怠的。而且宋九是太常博士时就敢抹王全斌面子,况且现在是工部员外郎三司判官。那是没有外放,只要不犯大错,这个职务一外放就是大州的知州。若是再磨勘几年,回到朝堂最少是三司三部正使。若是有一些功绩,那非是正使,以皇上对他的宠爱,什么桃花的,有可能就是三司使,甚至枢密副使,说不定是参知政事!

  那个敢得罪,宋九也没有麻烦他们,也没有空麻烦他们,他下来是看的,而且看的地方还很多,那有空与他们应酬,甚至一路属于他的公使钱也没有怎么挪用。

  看了牧监,随后驰向关中,自关中看过后,迅速跨过渭水,驰向延州。有时候是飞奔前进,有时候停下来,而且停的地方很古怪,多是荒山野岭。然后看山看水看草,甚至看土壤看河流,还与当地老农交谈。

  然后驰奔绥州,这里属于李家的地盘,不过李家现在没有背叛宋朝,还是诸候王,但是臣属宋朝的,甚至还会适度出兵相助宋朝,牵制北汉兵力。但朝廷接到消息,还是感到很意外。

  往绥州去,这些地方虽名义是已成为宋朝的领土,包括夏银灵等州,不过宋朝并没有辖治力,实际自延州开始,宋朝控制能力很弱了。赵匡胤想不大明白,为什么一个牛,要往北方去,难道从北方买牛?便将诸臣召集,包括退休的老宰相王溥。

  老王是好同志,他父亲更是好同志,王溥父亲王祚是一个能吏,石敬瑭朝负责盐铁,刘知远时的三司副使,后周时疏通了长达三百里的通商渠,使淮河许多地区免遭水害。一个水利专家兼财政专家。

  王溥为北宋宰相,有客人来拜访王祚,王溥是儿子,只好站在边上侍奉。他是宰相一站,那个客人敢坐,于是王祚就说,这不过是猪狗而已,大家没必要为他站起来。

  赵匡胤也不敢骂王溥猪狗,但老子骂,王溥怎么办,只好唯唯诺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王祚是左将军卫上将军,王溥就让老子退休,王祚艹起大木棍就往儿子身上砸,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

  老头子老当益壮,干劲未减,但这事儿传出去有些不妥,毕竟儿子也成了小老实,于是改称,我是说臣衰老,本当致仕,然君恩未报,不敢乞身田里。

  老头子干劲不减,是良吏,王溥姓格温善,人缘广,本来父子俩是完美的大臣,但正是因为这个完美,又是前周故臣,赵匡胤反而不大放心,将王溥拜为太子太保罢相,才五十岁不到。

  罢了相,赵匡胤安心了,每有大事,偶尔也将范质与王溥喊来咨询,范质死了,只有老王了。

  君臣谈了一会正事,赵匡胤便问大家:“宋九去了绥州,又向府州方向出发,是何用意?”

  “难道他是想买牛?”王溥道,然而摇了摇头。

  西北盛产牛马羊,也多运到中原,当成肉类销售。但作为耕牛不值了,仅是一路所需的人工与饲料钱就不止三缗钱,如何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