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官家的妙算(中)(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5      字数:3759
过有一门好处,他们重视海运,广州市舶为他们带来大量财富。可以说刘鋹拨根汗毛下来,也足以将这群大兵打发掉了。但没有,只一纸空文。大兵们看没戏了,骂骂咧咧地散去,只留下老龚与陈守忠。老龚不傻,知道这种士气是没办法打下去。那边宋军却势如破竹地南下,前锋已到了芳林,特别是宋朝那些大兵一边行军一边做翻修工,替沿路百姓盖房屋,甚至还送一些小礼物给百姓,几个将领与文官们又拨了一些钱帛出来,赈抚寡弱,于是宋军一到芳林,芳林百姓居然忘记自己是南汉百姓,有遗老举着茶酒跪在路边迎候宋朝大军。宋军来了,万民于道路两边欢呼。芳林几百个守兵一看不对,俺们也欢呼吧,放下武器一起欢呼雀跃。

  老龚见势不妙,对陈守忠说道:“陈刺史,你先坚持一段时间,洒家自会替你搬来援兵,记住,切莫出城应战,出城必败。”

  他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匆匆忙忙返回广州。

  大臣们商议,请以潘崇彻领兵拒抗宋师。他是南汉最能打的老将,马楚内乱后,南唐大将边镐乘机出兵侵占湖南,南汉也不甘落后,乘胜攻占了郴州。边镐从潭州发兵救援是潘崇彻在义章设下埋伏,大败南唐军队。由是楚国旧将刘言王逵周行逢等人乘机攻占长沙,驱逐了边镐的唐军。王逵乘胜向南进攻,又是潘崇彻,纵兵出击,大败王逵五万兵马,伏尸八十里。刘鋹继位,加授潘崇彻为西北面都统。一年多后,刘鋹怀疑潘崇彻有心造反,派遣太监薛宗誉前往查看。因索贿未成,薛崇誉回来后,说潘崇彻不理军务,只是以伶人百余衣锦绣、吹玉笛,为长夜之饮,惹得刘鋹大怒,召回潘崇彻,夺其兵柄。

  但他还不是最有远见的大将,最有远见的是一个内侍邵延绢。当然,南汉一大半大臣不是内侍,也是内侍,反正那玩意儿也没有了。他很早就断言宋朝必对南汉用兵,要么趁早学习南唐向宋朝称臣纳贡,要么从现在起就开始修城墙练jing兵。刘鋹默然不答。直到宋军占领郴州后,他才让邵延绢为北面招讨使,修兵演武。

  潘美看在眼中,没有花多大代价,只是一封信,一封没有任何来历的信,信上说了邵延绢谋反,刘鋹就将此人杀死。

  北汉也在用反间计。李谦溥在隰州十年,手下有一将叫刘进,勇力绝人,北汉患之,做蜡弹封书遗于道上,为赵赞得到,呈给赵匡胤。李谦溥以全家四十口做担保。赵匡胤悟,释放了刘进,还给了一些压惊赏赐。

  两个反间计,北汉的那个更高明,却没有得逞,潘美这个反间计简直是胡来,然而就成功了。

  邵延绢一去,潘崇彻下去,五岭再不是南汉的长城……

  刘鋹也想到此人,派太监火速传旨,召潘崇彻。潘崇彻静静听完圣旨,他与那群大兵一样,这就没啦?他更不服气了,我当年为南汉立下多大的功劳,不但让我下去,还给我戴了一个高帽子,现在用我想到我了,也行,至少给我意思意思一下吧。俺非是阿狗阿猫……他不会象大兵那样直接吼出来,淡淡说了一句:“不行哪,老臣眼睛不好了,不能领兵。”

  若是其他人,这时候应能醒悟,稍稍安慰几句,潘美的兵马实际也不多,不足两万人,其中大半还是杂牌军,一鼓作气可以,一旦败了,会败得比谁都快。

  谁知道刘鋹大怒,道:“何须崇彻,伍彦柔岂无方略也!”

  伍彦柔居然能与潘崇彻相比了,派伍彦柔去救贺州。

  ……

  “丈人,为何要撤?”宋九问道。

  “小子,别问,看好了,”潘美答道。他让这个女婿弄苦逼了,说他做得好吧,战俘全让他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