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两知州(上)(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5 字数:4704
治时代,想一个地方好必须有好官。说不定南汉也有好官,在刘鋹时代迫不得己,到了宋朝就成了裴矩。但这种可能姓极小。想要好官,还得从北方调。
但未必能调到什么好官,自古以来都将岭南当成了流放之地。特别同岭南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好事也是坏事,那就是商业发达。
岭北行商至国都,必召示之夸其富,这是南汉上一代所干的事,向柴荣夸耀的,俺们比你周朝有钱,柴荣是多种原因,气不过才称刘晟为小南强的,其中向他夸富也是原因之一。
每见北人,盛夸岭海之强。不但向后周夸,向南唐也夸,实际没有南唐富裕,但因为航海业发达,造成商业发达,有钱人比南唐有钱人更有钱。这是一件好事,有了发达的商业,才能使这一地区经济搞活。到刘鋹手中,连商业也渐渐破坏,可基础还在。
坏处同样多,百姓拜金思想浓厚,道德基础下降。还有就是官员,若非良吏来,容易在这种大环境下迷失堕落。
最后天气,一般北人来南方未必能适应。说不定马上夏天一到,宋九都会悲催。潘美等人要好一点,呆在湖南久了,夏天相差不大的。但整个岭南官场拿不出,只有这几人能力稍强一点,也放心一点,但如何照应到广大的岭南六十州,二百四十个县?周渭刚刚好,官员不大不小,又是连州人氏,不怕热,不怕苦,能请求朝廷调到南方。而且此人官员强硬清廉,不仅潘美闻其名,宋九也听闻了。
潘美道:“此人确实不错。”
王明也点头,不缺官员,缺少能放心的良吏,首先总掌岭南全局就要数人,随行有许多文吏,可要么不称职,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资历太浅,派不上用场。能派上用场的,也只有自己这几人,而且潘尹二人以武事为长,文治略逊,这么数下来,只有王范与朱宪宋九四个人了。哪里够,不仅总掌岭南,几个大州也得控制好,广州,韶州,潮州,桂州,邕州,这样一算,最少必须派十个能上台面的官员,才能将这摊子维持下来。谁愿意来?就是他们自己若非出了这桩子事,做了收拾烂摊子的准备,也不想留在岭南,包括宋九。
“南方人,清廉,有能力,小九,上哪儿找?”王明摇头问道。
宋九倒想起两人,一个是梁延嗣,杨业式的人物,劝高继冲献土,宋朝要吞,荆南没有力量反抗,早点识相还能落一个好下场,高继冲不听,那就打,与慕容延钊大战,惨败,赵匡胤认为他忠心,十分信任,充湖南前军步军都指挥使兼排阵使,又改迁濠州防御使。但此人刚刚去世。是人才,也合适,却无法用了。还有一个人,周行逢手下头号谋士李观象,周行逢残忍多诛杀,观象劝之,自己又清苦自励。周行逢临死前托后事,成为湖南的托孤重臣。宋军前来,李观象劝周保权说,我们所持的是荆湖,以为唇齿,高氏拱手听命,我们定不能独全,不如幅巾归朝,不失富贵。周保权小不懂,其他人不同意他也不同意,李观象非是郭无为,不同意就打吧。赵匡胤用之为左补阙。
这人还活着,但能力太强了,赵匡胤未必能放心将他放在南方。
然后就想不出来了。
其实能想到一个周渭算是不错了,这时由乱入治,不但岭南,哪里都缺人才。
几人开始聚集商议,宋九将计划说出。岭南情况更特殊,特别是蛮人区域,更特殊。
这时代的男人是最开心不过的,到处大男子主义不提了,例如宋朝,若是有出息,连婚嫁钱都不用担心,女方抢着出,若是卖相好,会包装,能骗嫁妆钱,骗了一家再和离,离完了再骗。宋朝还是文明的,党项人女子里外全部能做,这么能干的女人同样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