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保护(上)(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5      字数:3828
��出来就交出来吧,平衡一下。河北有利润可以提高仆役待遇,河洲也不会让他人眼红。

  实际前面宋九学子将技术献给三司,赵匡胤知道楚昭辅与赵普不大和睦,于是主动要来,转到了中书。

  可自己这个姐姐不知天高地厚的哭闹,赵匡胤还真无辄,说道:“二姐,你别吵,我会下旨,查办这些不法小吏。再说,你家钱帛不够用吗?”

  想到这里,不由又想起宋九。

  谁都想过好曰子,可得有一个度,赵普无度,二姐无度,诸官员无度,得多少钱帛才能满足你们?

  燕国公主大闹:“这是我儿该得的钱帛。”

  “二姐,你扪心自问,若无宋九,高家能分到这么多钱吗?”别说什么该得的,朕不听。

  燕国公主辨不过又大哭起来,诉说以前种种,赵匡胤不能急了,俺们可是让你们臊得在家呆不下去,才离家出走的,不过终是他姐姐,能怎么办,难道也贬到汝州做牙校?

  再三保证,到此为止,才将燕国公主打发下去。刚发生第二天,赵普就来找他,说一件事:“陛下,老臣得到图纸与说明,可太过复杂,甚至工匠们都看不懂,还望陛下准许老臣将书院一些学子召集,让他们过来指导。”

  赵匡胤以为有了枪杆子就能出**,但不知道就是没有枪杆子,同样也能出**,没有枪杆子,野心照样会高高腾起。因此看错了最重要的两人,先是赵普,后是赵匡义。

  但他也不是傻子。

  脸色一阴,说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还有,知足常乐,昨天燕国长公主来到宫中大闹,吾很不开心。”

  “是,”赵普徐徐退下,略有些失望。

  赵匡胤看了看来上茶的王继恩,说道:“王卿,你出去替朕问一问。”

  “喏。”

  他当然不会想到为何是王继恩过来上茶,反正是侍奉的亲信太监,于是顺便让王继恩出去查一查。

  第二天王继恩才小心地过来会报:“陛下,奴婢听到好几件事。”

  “说。”

  “第一件事是赵相公下了堂帖(以中书名义颁发的命令)到书院,书院诸学子未听,赵相公这才进宫请求陛下。”

  “堂帖?”赵匡胤喃喃道,不能说赵普做得不对,国家事务多,小事就在中书决断了,也就是堂帖。严格意义西府与能称为堂帖。只有三司还不能读力,必须接到诏书或堂帖,才能有权进一步决策。

  仅是一个酸,赵普能用堂帖通知,不过这个堂帖权利很模糊,书院学子也能不听。这两者都没有做错。不过宋九曾经解释,赵匡胤说书院交给你,朕放心。宋九不会当真,甚至主动替赵匡胤辨驳。就说到一件事,无论是进士,进士就是官员,或者书院,毕竟将来有许多书院学子担任小吏,也会进化成官员,他们只能是天子门生。不能象太乙书院那样玩,那叫假清高,不为国家谋划出力,又有什么资格称为夫子学子?但它必须读力于所有人之外,包括宰相,包括微臣我,若影响,只能陛下一人影响。若陛下看得轻,开学时去一趟,若陛下看得重,一年最好去三四次,这样学子才能感谢陛下恩赐,为陛下所用。

  赵匡胤在抹去宋九印记,宋九也在主动抹去自己印记。

  这事儿赵普是知道的,但赵普却试图用堂帖号召学子,略略让赵匡胤不悦。

  “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