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良臣()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5      字数:4979
  赵承宗有苦难言,辨都不能辨。或者他有能力强行要求赵匡义将三人犯带回,可就是翻供了,别人会相信吗?天知道你在路上做了什么手脚。

  甚至赵匡胤在宫中闻之叹息一声。

  弟弟胆子越来越小,放在以前,巴不得有这个好机会,然而现在主动替赵承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将吕馀庆与卢多逊召入宫中。这两人皆是他所看重的大臣。

  让他们坐下,赵匡胤问道:“朕问你们,天下间何臣为后起之秀,为难得的良臣?”

  “辛仲甫,朱昂。”吕馀庆道。

  “他们能算是良臣,还有呢?”

  “王明,周渭,贾黄中,李穆。”

  “李穆?”

  “陛下,此人乃是一等良臣,以前为洋州通判,剖决滞讼,无留一狱囚,移至陕州通判,也有良政,因为有司调郡租输河南,李穆以为陕州镇军缺少军粮,没有应命,由此罢官。因清廉,罢官后家贫,带着母亲搬到博州从事弟弟李肃处居住,虽贫困,兄弟相与讲学,淡泊从容,被传为佳话。”

  “李穆,”赵匡胤在屏风上写下这两个大字。

  又看着卢多逊问:“卢卿,你也举几良臣。”

  “曹彬。”

  “他早就功成名就,不能算是后起之秀。”

  “程羽,段思恭,杨克让。”

  “皆良臣,再说。”

  “边珝,许仲宣。还有两人……”

  “马仁瑀。”

  “此人也算是良臣,文武兼备。另外一人呢?”赵匡胤显然神情很高兴。不举不知道,一举居然有这么多拿得出来手的好臣子。再细想,确实个个皆不错。治国嘛,最关健的就是得用好人才,可何谓人才?

  “陛下,其实还有一人,德操,才能皆是天下一流,只是……”

  “说吧,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朕不能仅凭借你们说不好就不用,说好就大用,人是会变的,就是要用,也要继续磨勘观察。”

  “是,陛下,有一人离开所任,能让所任地从贫困短时间变成富裕之所,能从乱地变成安地。能让境内百万百姓闻听离去放声痛哭,如丧考妣,失魂落魄,所过之处。能让百姓自发设几百所生祠,数年后还能久久怀念,可谓良臣?陛下。臣失言了。”

  “卢卿忠矣,”赵匡胤看了看吕馀庆。略有些失望,当真他没有听说。听说了,可因为赵普之势,无人敢说,包括二弟,然而对比一下,当初宋九从巴蜀回来,自己愤怒,宋九却力保吕馀庆。吕馀庆未必是赵普的人,不过他确实与赵普走得太近了。又徐徐道:“此人乃是良臣,也是能臣,不过性子顽野,喜欢胡来,朕让他安静一段时间吧。他非是李穆,一旦贬官,家无所依,也许罢了官,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开心事。”

  “陛下此言极是,”卢多逊与赵匡胤两人觉得好笑,最后都大声笑了起来。吕馀庆叹息一声,赵普在这件事上做得过了,能蒙骗皇上一时,能蒙骗皇上一世?换自己是皇上,能不用这等人才?

  赵匡胤说道:“你们下去吧,替朕草拟一道诏书,传那个李穆入京觐见。”

  吕馀庆与卢多逊下去,他不是太清楚,赵匡胤让二弟保护宋九,还怕赵匡义阳奉阴违,保护不够,借论良臣之名,借卢多逊的嘴将宋九说出,实际是借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