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爱情问题(上,情人节快乐,元宵节快乐)(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6      字数:4762
而大一统时光太少了,汉朝虽长,实际东西汉等于是两个王朝,西晋与隋秦更不能算。真正长的只有唐朝,还不足三百年时光。但就是晚唐那种弊端丛生的年代,朋党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朝还能苟且偷安地生存着。为何灭亡?那是黄巢!为何黄巢能得势,那是因为兼并严重,国家只能向本来生机一线的中贫户农民征税,一旦有灾害发生,民都活不下去了,如何不暴乱。因此赵相公说要齐民,如何齐法,就包括各种人道的政策,税务之策,包括商税。微臣所做的,示图做一个示范。”

  “当时微臣年青不懂事,疏忽了河洲利润,收益高是好事,可引导不当,恰恰将微臣意图带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因此微臣后期有意将契股分摊给普通百姓,书院,用来减少衙内们的契股,甚至有意提高微臣契股,以后准备提前将它交给朝廷,形成朝廷、衙内与百姓共同分摊的局面。这是河洲,微臣能控制,其他的微臣控制不起来了。河北衙内看到利益,却看不到国家,看不到百姓。他们在利益上向河洲看齐,却看不到河洲一年交纳的商税。相反的,他们带头逋亡税务,正将微臣的意图肢解,引向不好的方向。”

  “然而这个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天是陛下的天,地是陛下的地,若陛下不同意,微臣自当立即停收河北仆役,并且也中止向河北诸作坊衙内出售契股,将余下的契股继续交给平民百姓。”

  赵匡胤低喝道:“你是讥讽朕吗?”

  “不敢,微臣说的是实话,微臣见识短浅,陛下是国家君王,考虑的要比微臣更全面,各位大臣是陛下助手,微臣从税务上考虑,陛下也要考虑各位大臣的切身感受,让他们更加效忠大宋。其中轻重微臣不敢拿捏的。因此陛下要微臣停下,微臣不敢不停。”

  赵匡胤默然。

  “陛下既然召臣进宫,微臣顺便禀报一件事,关于农业生产的。”

  “说。”赵匡胤立即正坐起来。

  民以食为天。除了晋惠帝这些少数几个宝贝皇帝外,没有一个皇帝不重视。更不要说赵匡胤了。

  “庄稼想要产量高,无非就是三因素。气候,水,与土壤。气候可以避免,什么样的气候种植什么样的庄稼,水也可以避免,或兴修水利,或者在缺水的地区种植旱粮,但土壤太复杂了。以书院农学来分,有两种分法。一为砂土,壤土与粘土,这个很早就认识到了。二为酸性土,中性土与碱性土,中性土最佳,酸碱过重皆不适宜种庄稼,有治理的办法,例如微臣在广南,鼓励百姓用石灰治理一些酸土。碱性土同样有办法,用硫酸即可以中和,然而代价太高,只能做试验区的产物。”

  “再说。”

  “另外是肥料。按照物格学的说法,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与其他的微量元素,前人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例如用绿肥沤烂。这个办法最好,不但富含各种肥料。还有许多有机肥,也就是微臣所说的微量元素。以及其他一些庄稼需要的物质,还能改善土壤的板结。齐民要术说过种豆可肥田,那便是豆类作物从空气里夺取大量氮元素,灌输到土壤中。”

  这段话若是在几年前讲,大家皆会认为宋九是神经病,现在比较容易理解了,顶多弄不清楚何谓氮磷钾。

  “粪肥同样富含氮肥,草木灰则是富含钾肥。这两者我朝许多地区百姓开始重视,可他们陷入误区,经过学子们反复试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那草木灰呈碱性,与粪肥在一起容易产生反应,变成其他物质,降低了肥效。但我朝百姓在施这两种肥料时,皆在混合使用。”

  “有这等事?”赵匡胤惊讶地问道。

  为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