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入相(上)(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7      字数:3325
r />   对了不遮蔽,错了也不隐瞒。

  奏折发向京城,宋九开始向周边九州三十多个县发出露布公文。让江州的逃民返回江州,可以安居乐业了,同样分返他们的财产。

  忙碌这才开始……

  …………

  时光过得很快,眨眼间落叶纷纷。

  湓浦口。宋九便装,看着罗大说道:“你勿要担心。”

  “小人谢过宋公。”罗大说道,他妻子儿子让宋九送到京城,做了人质,但对他儿子前途肯定是有好处的。

  四家船队回到密州,抓回来六个国王,送到了京城。

  呆了这么久。有些机灵的水手能用当地语言,做简单的沟通。

  吩咐他们不能说是抓来的,而是说来朝拜中国。

  宋九对此十分不喜,要这个面子干嘛。可古人喜欢,万国来朝,才是国家的盛事。

  果然,赵匡胤大喜。

  开始送金子,银子,绸缎。

  这时候船只出事消息也不用隐瞒了,有几个大臣进谏,但效果不大,与江州一样,利益牵涉得太深了,多家衙内派出海船去海外谋利,密州船坞上还有几十条船未下水呢。说得浅不管用,说得深,得罪的人太多。

  赵匡胤这时候也没有心思去过问,这些奏折呈上去后,如石落大海,没有任何消息,几个大臣见势不妙,闭上了嘴巴。

  几个国王呆了一些日子,不能再呆,又随船队返回他们的“国家”。

  但这次出海的人比去年要多。

  他们中间有些人不是贸易,而是长居,雇佣当地百姓,或者自己种植香料,甘蔗,水稻。

  赵匡胤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可在这之前宋九也说过,权当一个试点。

  因此这些人出海,朝廷也没有人过问。倒是有些衙内机灵,开始将自家的船只发出,随四家船只下南海。

  罗大就是随这次船队南下的,他是一个狠脚色,放在海外会有大用场。

  这次还是一个开始,若是能站住脚,以后陆续设置几个供给点,那么探索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最终能将船只发向大洋洲。

  还有几万里外的彼岸,宋九不想了。

  就是南海这些岛屿,以后能控制起来,意义就非同小可。

  帆船远去。

  宋九回到家,对潘怜儿说道:“我们去湖口吧。”

  这种宋式财产分配法,虽说相互平衡牵就了,但为了估算财产,这一个多月来吵得不可开交。

  不但江州这里吵,下属几个县都在吵闹,也包括湖口与彭泽。

  宋九必须要亲自前往。

  潘怜儿看着丈夫吃苦,不禁抱怨:“陛下不是说三司使相待吗?”

  一个大劫后的州知州,一个三司使,两者区别太大了。

  实际宋九也不满。

  若是现在就是三司使,以这个职位,再加上赵匡胤的军事天赋,契丹会忌惮的。那么就能通过一些手段将苹儿弄回来。

  但现在不行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