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亲事(4)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7 字数:4305
��件后,又实行了一个小措施。
与西部或南部边境地区,或者蛮汉分界地区的互市草市,拿出部分钱帛建设了一些小型书舍,不仅招收汉人,也招收蛮人学子进入其中学习。
规模不大,设施简陋,学子学习的工具仅是粉笔与黑板,学习的内容也仅是千字文与论语,以及书院所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及自然课。
但宋九未指望他们出多少人才,或者能写出多少漂亮的毛笔字,它的作用还是开启民智,利于朝廷汉化。一家人了,矛盾自然也就减少了。特别是蛮人子弟,他们将文明带回去,不穷不苦了,何必为盗?
又授意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做包打听,让他们进入山区,将各蛮番的地形,物产,民俗情况一一打听,然后让这些学舍的先生撰写,再次这些情报编写成册,卖给入山的商人,做为先生与包打听的福利。同时有了这些情报,商人更有针对性的经营,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更安全的交易。情报带来的福利又为先生谋利,让更多的读书人愿意在这里教导学子。
可它还有一个更隐晦的用意,一旦它能成功地推广起来,不仅能利用商业将交流扩大,让蛮人开化,而且自此以后,朝廷对这些深山老林里的各部会了如指掌。
似乎两件事都是小玩意,可背后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它们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奴婢。宋九看到劳力紧张,暗中鼓励各衙内贩卖夷奴过来做矿工。随着航海规模扩大,又有一些衙内从西方带来一些奴婢,黑奴多,白奴少。可是人们多是好奇心理,并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带回来的洋奴大多数让宋九不能入目。
不过许多人欢喜,一些达官富人也于拍卖场买一两洋奴回家炫耀。
宋九对此没有反对,在宋朝奴婢待遇不是很差的。
符昭寿与其他人差不多,买回来的两个洋奴整是大型洋马,块头快赶上了宋九。宋九看了一眼,未再看,道:“二郎,贵客登门,有何贵干?”
“九郎,我哪里敢在你面前称贵。”符昭寿呷了一口茶,眉头皱起。
“二郎,你我相交多年,非是外人,有话直说吧。”
“九郎,我那外侄宗训临薨前,曾委托我二姐,想给我外孙柴永崎提一门亲事。”
“哦,是谁家的女子?”宋九奇怪地问道,柴永崎改封为郑国公,不过现在还小,人在洛阳。然而柴宗训死了好几年,即便畏惧赵匡胤,赵匡义也登基大半年时间了,为什么到现在才说,还与自己说。
符昭寿为难地说道:“她就是你的女儿万娘。”
宋九惊得连茶杯差一点都松手掉在地上。(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